在古代中国的智慧宝库中,经络的概念源自对自然界水流的深刻洞察。大江大河被喻为“经”或“经脉”,而它们的分支、细流与沟渠,则形象地称为“络”。中医巧妙地将这一概念引入人体,将血管系统视为经脉,而血管网络中的分支、微小血管及微循环,则对应为络。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微血管病变依然是全球医学界面临的重大挑战。而络病的范畴,正是聚焦于这些微小血管系统的病变。
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将那些病程绵长、疼痛反复、治疗棘手的疾病归为络病之列,包括但不限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尽管现代医学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些重大疾病的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凸显了其在治疗上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中医古籍中早已提出通过“通络”的方法提升疗效,但这一理论长期未能形成系统化、临床广泛应用的体系。
为填补这一历史空白,自2005年起,吴以岭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踏上了中医脉络学说构建与微血管病变防治的征途。他们巧妙地将中医的“脉”与西医血管在解剖学上的联系作为桥梁,深入探索脉络(即血管分支系统)的奥秘。经过不懈努力,团队构建了脉络学说的理论框架,还创立了“中医络病学”这一新学科,涵盖了“气络学说”与“脉络学说”两大分支,为络病的研究与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等专著的相继问世,并且荣获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标志着中医络病学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其中,“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荣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中医药基础理论领域的重大创新性成果,为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吴以岭教授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孙络-微血管”作为中西医研究微血管病变的交汇点,并据此研发出了一系列创新中药,如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这些药物的成功问世,为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开辟了新路径,赢得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认可。
其中,通心络治疗急性心梗的研究在国际医学顶级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揭示了其降低急性心梗死亡风险及复发风险的显著效果,并荣获2023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称号;芪苈强心胶囊在《自然医学》成功发表,研究结果显示,芪苈强心胶囊在联合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能够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展现了其在预防心力衰竭恶化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的显著优势;参松养心胶囊登上国际心血管病领域的权威期刊《欧洲心脏杂志》,能有效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一年内的复发风险高达40%。
如今,“中医络病学”已成为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也已搭建完成并正式启动。这一系列成就不仅是对古代中医智慧的传承与发扬,更是中西医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医学融合的典范。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的持续拓展,中医络病学必将在全球医学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