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长篇报告文学《神山星火》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神山星火》全书近20万字,讲述了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从燃起革命星火到新时代成功脱贫,进而走向乡村振兴的嬗变,展现了神山村走过的百年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山星火》研讨会专家学者合影

2022年,光明日报社组成调研组在神山村深入采访,撰写了长篇调研报告《神山村三日》。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继续蹲点调研、采访记录,获得了大量文字、图片、视频材料,最终写就了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于2024年4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神山村,位于中国东南丘陵地带,潜藏在革命圣地井冈山深处,这里盛产毛竹,曾因地势险要,交通闭塞,丰富的自然资源,很难换来经济效益,加上耕地面积稀少,食物匮乏,村里一度吃不饱饭,留不住人。《神山星火》一书中,赖国洪父子外出打工是神山村人踏入改革洪流的代表,左香云用竹制工艺品创业是神山村人融入红色旅游的典范,作者在书中对这些村民们人生经历的着墨,刻画出老区、村民、乡村和时代背景繁复交织的长卷。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认为,《神山星火》全书强有力的结构。这一结构既包含文学作品的经验面,又有思想面。宏大历史视野和宏伟历史叙述贴切、精确地落到一个村庄的命运上,“作者们在这个问题上很是深思熟虑,因为他们从如何看待生活、时代、历史的过程中,提炼出一个强大的脉络,很难得。”

“作者们抓住了一个神山村,然后在这个村里头挖出令人惊叹的很多东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指出,作品以这种方式写了一个村史,背后又有党史、军史、国史,“通过线索把侧翼写出来了,让它变成了一个缩影。”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梁鸿鹰在发言中表示,新闻界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的力量,“文学来自生活。”他认为,从文学史上来讲,尤其是报纸出现之后,以新闻为职业的作家有很多,例如海明威等,“新闻工作者如果说是有志于成为文学工作者的话,我认为他们条件是具备的,”梁鸿鹰说,每个新闻记者心里边都住着一个作家的梦,“怎么来实现这个梦呢?我认为报告文学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山星火》书影

作家黄传会有丰富的报告文学写作经验。在他看来,从题材和结构上,《神山星火》抓到了报告文学的要害。“现在好的报告文学不是太多,我觉得有两点,一个是报告文学作家离生活还是比较远,第二个是对大多数报告文学作家来说,还没有解决结构的问题。”黄传会认为,这本书“恰恰是让人眼前一亮,”作品有泥土味、有温度,把小山村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贺绍俊以三个关键词总括该作品突出特色:一为“开掘”,作者运用敏锐的新闻意识挖掘出大量鲜活素材,并且采用了“直接参与式的写作”,通过为红军烈士寻亲、献策村庄发展等行动,“推动产生出新的新闻”;二为“真挚”,作者团队通过蹲点调研,融入被采访者的生活,与村民们产生了真挚的情感共鸣;三为“叙事”,作品中既有真实的现场叙事,也有还原的历史叙事,两者结合,生动呈现了大量各具特色的人物和场景。

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浙江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郑林红同样肯定了《神山星火》对重大时代命题的回应,认为该作品通过聚焦一个既平凡又不凡的山村,讴歌了老区儿女“坚定执着追理想”的不屈信念。《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程绍武、评论家范咏戈、评论家胡平表示,作品具有连贯的历史逻辑,既是对革命年代老区热土上“人民不负”感人历史的回望,也是对新时代我们应如何“不负人民”的主动探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丛治辰表示,作品将报告文学与小说笔法相结合,深入细致的采访令作品凸显现实性、客观性、真实性。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张陵、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刘琼则认为,创作团队赓续了新闻记者深度调研、观照现实的传统,并通过发动烈士寻亲等具体行动,践行了社会责任。

本次研讨会由文艺报社、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浙江人民出版社承办。文艺报社副总编辑刘颋主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