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战期间,14万华工肩负着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未来,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欧洲战场,为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之际,威海市一战华工纪念馆将首次对外展出华工孙干后裔捐赠的《孙干日记》珍贵手稿

由于该文物已跨越百年,为了保护文物本体,避免纸质文物因空气湿温度等变化而受到损害,文物原件计划展出两个月,到期后将展出复制品。欢迎广大市民游客来一战华工纪念馆一睹百年前华工日记真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干日记》目前正式出版了四个版本,中、英、荷兰三种语言,共计8万多字。日记详细记述了华工招募经过,法国见闻及感触,战后遣返回国的过程等等,内容无所不包,涉及各个层面,为研究一战中的华工生活及法国社会各层面提供了详实可贵的第一手材料。该资料的出版在史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它将人们的目光再次拉回到百年前的欧洲战场上,再次聚焦到这群代表着中国政府形象和国际地位的华工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干先生(1882—1961),原名孙宝祯,字祝忱。1881年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和尚坊村的一个耕读之家。自幼跟从父亲苦读经史子集,研习书法。民国初年被博山县政府招收为单级养成分所学员。1914年考入山东省教育会附设之师范讲习所。1916年,毕业于济南省立师范。先后在上台庄小学、武庙小学、进德小学、和尚坊小学、矿业小学等任教。

1917年,北洋政府以“以工代兵”的方式加入协约国,派遣中国劳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孙干先生自觉考察西洋的机会来临,毅然报名,成为14万华工中的一员。在法国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坚持以纪实体完成了《华工记》,详细地记述了他的欧战经历,从一个华工的角度诠释了华工生活、思想、喜怒哀乐和所见所闻,成为国内外史学界研究一战华工史的重要资料。

回国后,他仍以教育为己任,曾在多所小学任教。还曾仿效法国女子小学的模式,与妻子王家桂自费创办了博山第一所乡村女子小学。1937年,日本人占领了博山。时任小学校长的孙干先生毅然投奔沂源解放区,参加了共产党的抗日救亡工作。解放后,他曾当选为博山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淄博市第二、三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担任政协淄博市委员会一、二届委员、常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