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

在广袤的山东大地上,星罗棋布着许多供奉“铁公”的祠庙。这些庙宇庄严肃穆,香火鼎盛。而在济南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铁铉更是被当地百姓奉为乡土神或者城隍爷,享受着至高无上的礼遇。

也许此刻的你不禁心生疑问:这个铁铉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又为何能够拥有如此显赫的地位呢?

但其实在明朝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朱棣率领的军队一直没能拿下济南,可以说是全靠铁铉苦苦支撑,使得“燕王愤甚,计无所出”,是济南名副其实的守护神。

然而这位百姓心目中的守护神,下场却无比凄惨。不仅骨架被朱棣下油锅,而且他的妻女下场也难逃悲惨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藩王势力膨胀

要谈及铁铉坚守济南城的故事,就不得不先从靖难之变的根源讲起。

朱元璋曾言:“天下之广,须筑藩篱,上护国家,下抚生民。今诸子长成,宜各封爵,镇抚诸邦。”于是为了保证明王朝能长治永安,殚精竭虑地想要增强皇室之力,最好的办法只有分封诸子为王。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行为竟然导致了藩王势力的急剧扩张。早在朱元璋大肆分封诸位王爷的时候,当时担任平遥县训导的叶伯巨就已经敏锐地察觉到,藩王们的权力过大,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经过几代人之后,恐怕就很难再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控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那时,如果想要采取削藩的措施,恐怕会引发类似于汉朝时期的“七国之乱”和晋朝时期的“八王之乱”那样的悲惨结局。于是,他诚恳地劝告朱元璋要“节制各位王爷所在都市的规模,削减他们的护卫军队,并严格限制他们的领地范围”。

可惜的是,朱元璋并没有接受这些忠言逆耳的建议,反而将叶伯巨打入大牢并处死。

除此之外,在分封的过程中,朱元璋还明确规定,凡是受到册封的诸王爷都必须离开京城,前往自己的封地上任。而且各个亲王之间不能互相走动交往,就算是进京朝拜皇帝,也必须要等一个王爷离开京城以后,另外一个王爷才能动身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众王爷之间相互勾结,共同与朝廷作对。所以说,诸王爷去往各自的封地就职,可以称得上是一场“生离死别”。尽管朱元璋费尽心思,但最终还是没能取得他所期望的结果。

朱棣最终还是凭借着自己身为藩王所拥有的种种优势,精心策划了一场规模庞大的靖难军兵变。而在这个时间节点的铁铉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明智的决策,被调任至都督府担任断事一职,并因此深受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与器重。

不仅如此,朱元璋甚至亲自赐予他"鼎石"二字作为表字,以彰显对他的高度认可。

在此之后,铁铉更是仕途顺遂,一路高升,最终出任山东参政。然而,正当他忙于押送粮草之际,突然得知由于靖难之变的爆发,济南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铁铉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事务,马不停蹄地从所在地疾驰赶往济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靖难之变

而就在这时,燕王叛军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向济南城席卷而来,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不过此时此刻,朱棣却并不急于攻城,反而派人用弓箭将一封劝降信射入城中。这封信仿佛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起了城内军民的轩然大波。

铁铉得知此事后,毫不畏惧地同样用弓箭射出一封回信。这封信宛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准确无误地落入了朱棣手中。朱棣满心期待地展开信件,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一篇名为《周公辅成王论》的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铁铉对历史典故的熟稔和对当下局势的深刻洞察。

原来,铁铉借古喻今,巧妙地运用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来劝说朱棣放下成见,效忠于自己的侄子朱允炆,共同治理天下。他希望朱棣能够成为像周公那样忠诚、贤明的辅政者,而不是通过武力夺取皇位,给百姓带来战乱之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朱棣读完信后并未被打动,心中反而燃起了更强烈的怒火。他深知铁铉此举意在嘲讽自己,让自己背负不忠不义之名。于是,朱棣当机立断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面对敌军的猛攻,铁铉率领众将士坚定地守护着城池,他们团结一心,浴血奋战,宁死不屈。

时间一天天过去,朱棣的军队虽然兵强马壮,但在铁铉顽强的抵抗下依然久攻不下。无奈之下,朱棣只好选择继续围困济南城,试图耗尽城内的物资和士气。这场持久战似乎陷入了僵局……

朱棣如此进攻济南三月不下,竟妄图决堤引水灌城。为保济南百姓安全,铁铉决意施诈降之计,诱杀朱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王朱棣不知其中有诈,闻之大喜。再加上燕军本来就已经出征了很多天,人人都深深感到疲劳乏困,孙国济南能够选择投降,就可以据城割裂南北,全部占领中原。所以朱棣立刻就选择让这些军士们移动营寨迅速撤退,自己就骑着一匹骏马,只带了数名护卫,径直奔向了西门,进城接受敌方的投降。

城门大开,守城明军皆聚于城墙上静观。朱棣刚入城门,众士卒高呼"千岁到",预置门拱上的铁闸轰然落下,瞬间砸中朱棣马头,朱棣知已中计,换马急返,方才逃过一劫。

多门火炮猛烈轰击城内。眼看着城墙摇摇欲坠即将破溃,形势万分危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铁铉心急如焚却临危不乱,当机立断想出一个奇招——他急忙命人将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高高悬挂在城头之上,并亲自书写了大量朱元璋的神主灵牌,分别放置在各个垛口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军士兵们看到这些画像和灵牌,心中不禁涌起对先帝的敬畏之情,一时之间竟然有些束手束脚,不敢轻易开炮攻城。就这样,济南城暂时得到了保全。

而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铁铉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招募英勇无畏的壮士,组成一支敢死队,同时派遣精锐骑兵作为奇兵,屡次对燕军发动了各种袭击和扰乱。燕军直接被杀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最终只能落荒而逃。

燕军解除围困撤退之后,士气大挫,此后南下讨伐时再也不敢从济南经过。

铁铉与大将军盛庸合兵,乘胜追击,收复德州诸郡县,军威大振,免遭战祸的百姓遂称铁铉为“城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屈惨死

紧接着,燕军如狼似虎地扑向了山东地区。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济南这座戒备森严的城池,转而攻打东阿、汶上和邹县等地,并以势如破竹之势一路高歌猛进,抵达沛县和徐州。

接着,燕军继续向南进发,在灵璧与政府军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经过一番苦战,燕军终于取得胜利,成功突破淮河防线,最终一举攻占了京师。

就在这个时候,惠帝却离奇失踪了,留下一片谜团。朱棣趁机自立为帝,改年号为永乐。然而,朱棣夺权之后并没有停止他的残暴行径。他调转马头,率军向北攻打济南,并在河北一带对无辜百姓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尽管济南城遭到了铁铉的顽强抵抗,但终究还是无法逃脱沦陷的命运。朱棣设下重重埋伏,最终将铁铉生擒活捉。而此时的铁铉已经身在淮南,成为了阶下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铉被押解到京师后,愤怒至极的朱棣下达了一道残忍的命令:将他处以凌迟极刑。

就在那个时候,朱棣下达命令给身边的人,让他们架起油锅把铁铉炸了。没过多久,大殿里就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烧焦味道。朱棣愤怒地说道:“活着的时候不肯拜见我,就算骨头被炸碎也应该向我跪拜!”

内侍们急忙用铁棒去翻动铁铉的骨骸,试图让它转身朝拜。谁知道油锅里突然溅起滚烫的油花,烫伤了内侍们,只听得他们发出凄惨的哀嚎声。然而,无论怎样摆弄,铁铉的骨骸始终没有转动一下。

铁铉遇难后,其父母遭受了极其悲惨的命运,被发配到遥远的海南,从此背井离乡,生活艰辛。而他的长子也被迫从军,踏上了未知的征程;次子则沦为官奴,受尽苦难折磨,最终不幸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仅三十五岁的妻子杨氏和年幼无知的四岁女儿同样未能幸免,被剥夺了自由身,沦落为官营妓院中的娼妓。

当时,建文一朝许多忠臣的妻女都遭遇了类似的厄运,纷纷被贬入教坊司成为娼妓。其中,力主削藩并主张对燕王朱棣动兵的齐泰和黄子澄,由于声名显赫,与铁铉不相上下,史官们才特别留意并记录下了他们妻女的下落。

朱棣称帝后,虽然还对铁铉心怀怨恨,但是对他的忠义却颇为赞赏,常常在群臣面前夸赞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虽然铁铉最终还是遗憾离世,但是他铁骨铮铮的男子气概却被永远载入了史册,值得每个人学习。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明朝万历皇帝神宗即位初期,才下达诏令让乡人去祭祀建文年间为国尽忠守节而死的诸位大臣,并修建了铁铉等七位建文忠臣的庙宇。

到了南明时期,福王朱由崧登基称帝建立弘光政权后,更是追加封赏铁铉为太保,并赐予他“忠襄”这个美好的谥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