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赣州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何清平自己做的表格,上面清晰标注着未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情况。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赣州报道

促进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下称“残保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企业既不安置残疾人就业,又欠缴残保金的现象依然存在。

见到江西省赣州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何清平时,她怀里抱着一个大袋子,装满了码放整齐的资料纸张,翻开发现,里面是赣州市所有企业安置残疾人情况的明细表。那是她自2020年上任以来,针对促进残疾人就业放的“第一把火”,表格是何清平自己制作的,里面除了标注了已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情况外,尤其对未安置的企业进行了重点标注,甚至,企业未安置的原因以及拖欠残保金的金额都历历在目。

记者留意到,信息按照年份进行了标注和更新,其中,在拖欠残保金企业的备注部分,标注着企业承诺安置残疾人或者补缴残保金的时间,一旦过了这个承诺期,何清平就会登门拜访,或者帮企业算笔账、安置残疾人就业,又或者,就直接蹲守在了企业里,直到对方将拖欠的残保金补齐。

讲话快言快语,走路风风火火,做事雷厉风行……这就是何清平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而她的这种“铁娘子风格”,直接带动了赣州市残联的办事效率和水平。

据记者了解,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近年来,赣州市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纳入了市直单位市管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综合考核,对既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又不足额缴纳残保金的机关事业单位将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积跬步致千里。“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纳入考核”并非一句口号,它是一种机制,一份决心。从“纸面”到“地面”,它需要各地各部门通力协作,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最终使得残疾人就业工作深入人心、凝聚共识。

通过近四年的推动,赣州市残联通过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执法检查等一系列措施,加大残保金征收力度,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及残保金征收数实现双增长,其中,2023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1411人。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市本级征收残保金只有460万元的前提下,2020年该数据直逼千万,2021则超2000余万元,2022年、2023年均达3000余万元,连续翻番。

今年,在财政紧张的大环境下,赣州市残保金征收有可能实现新的突破。

多举措促进残疾人就业

残疾⼈就业创业是解决残疾人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的根本途径,赣州市残联始终把残疾人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多举措促进残疾人就业,有效地促进了赣州市残疾人就业。

比如,强化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在公益性岗位基础上,优先安排“无法离乡、无业可扶”且有就业意愿、有能力胜任岗位的脱贫残疾人就业。截至2023年11月份,赣州市共为1299名残疾人购买公益性岗位,选聘了1981名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 同时,严格执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赣州市用人单位按本单位在职在岗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既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又不足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机关事业单位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并纳入市、县两级高质量考核,对辖区内企业该项工作纳入信用管理体系。

位于赣州鑫业工艺有限公司的彩绘车间,53岁的周萍一手拿着刷子,麻利地将彩绘涂抹在一对小天使的身上,很快,原本平平无奇的半成品,因为身着色彩而似乎有了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3岁的周萍在彩绘车间,用刷子麻利地将彩绘涂抹在一对小天使的身上。

“我是小儿麻痹,肢体残疾四级,来这之前,我在电子厂和鞋厂都干过,但是,要么就是工作岗位不适合我的身体情况,要么就是工资太低,如今,我们在这里很好的,工作强度不大,公司还为我们提供免费的宿舍和午餐,一个月有3000左右的工资,关键还给我们上了社保,跟正式工人一样的。”周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她是2006年入职,是最早一批进厂的残疾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她成为一名彩绘工,这一做就是十几年。

据记者了解,为了减轻残疾人员工的压力,周萍的工资水平并不会与计件挂钩,即便如此,在采访期间,周萍也并未停止手中的工作,“公司替我们考虑,我们也得考虑公司,所以,即便不计件,我自己也会给自己规定工作任务。”

而这种企业与残疾员工的双向奔赴,是记者见到的最多的画面。记者了解获悉,赣州鑫业工艺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加工及销售树脂、玻璃、陶瓷、水球等产品,其中公司生产的水晶球产品闻名全球,主要销往欧美国家,订单长年不断。2006年初,公司通过残联面向社会招收“特殊员工”,根据身体条件及综合能力,不仅安排适配相关岗位工作,还特别新建了专用宿舍、洗手间、浴室等生活配套,目前,公司已安置了10名残疾人员就业。

此外,赣州市残联持续实施残疾人培训和就业项目。2023年市本级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220万元经费,专门用于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助残基地建设和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扶持。2023年市本级培植省级阳光助残就业基地3个,市级基地10个,就业大户33户,吸纳农村残疾人就业131人,扶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10家,吸纳残疾人就业227人,形成了促进产业增效、残疾人增收、发展活力增强的良好局面。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家居小镇的江西南埜木文化有限公司里,几百平米的房间里整齐地码放着上百张桌椅,不久前,一场规模百人的残疾人木雕技艺培训班在此结束,中国木雕大师、江西南埜木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华亲自为这些残疾人授课。

王国华是福建人,2023年6月被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商务局招商至此,经过多年来积累的传统民间雕刻工艺的实践经验,加上凡事都是亲力亲为,尽求完美的锲而不舍精神,王国华为自成一体的“自然形木雕艺术”奠定了丰厚的经验和基础。

王国华追求艺术、热爱生活,同时,拥有着一颗仁爱之心。入驻南康家居小镇后,王国华得知有很多残疾人朋友喜爱传统的民间雕刻技艺,为此,与南康区残联一拍即合,开设了残疾人木雕技艺培训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国华在为残疾人进行培训。

南康区残联理事长申丽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这类培训班,有利于帮助残疾人走出心理困境、树立信心,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也为企业发掘培训后备人才。以后,残疾人木雕技艺培训班将不定期地举行体验和短期培训,为实现残疾人的高质量就业搭建更多的桥梁。

打造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的“赣州样板”

据记者了解,通过以上平台的打造和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赣州市已逐步形成了“市级抓统筹、县(市、区)负总责、乡镇抓落实、村居搞对接”的四级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形成了集中安置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辅助性就业四位一体的残疾人劳动就业体系。据记者了解,赣州市共有持证残疾人25.69万人,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共计14.5万人,占全市残疾人的56.4%,其中,超过13万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

虽然,残疾人就业比例已接近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数量的九成,但是,在何清平看来,赣州市残疾人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首先,社会就业呈高技能发展趋势,残疾人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较低,大多只能从事简单的流水线作业、手工等工作,客观上参与岗位竞争能力不强,减少了就业稳定性。其次,残疾人政策依赖性强。困难残疾人因有政府补贴等方面的优越性,有些等靠思想较为严重,参加培训和就业的愿望不强。同时,残疾人就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就业机制尚不完善。一是现有政策在用人单位聘用残疾人方面奖惩措施不多,不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和不按规定缴纳残保金的用人单位依然存在。二是残疾人用工信息机制尚未健全。残疾人用工信息和渠道不畅通,市场服务范围狭窄,工作网络未完善,存在着就业信息与用工单位之间的信息不畅通,市场服务范围狭窄,导致一部分残疾人找不到工作,而另一部分需安置残疾人的用人单位找不到残疾人,用人单位与残疾人之间还没有实现有效的双向选择。

基于此,何清平告诉记者,下一步,赣州市残联将提高认识,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按照《赣州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有关要求,市残联采取干部责任包干、点对点服务的责任制,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全力做好残疾人就业、残保金征收工作,督促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认真履行义务,多方式联系单位领导和具体负责人,持续做好安排残疾人就业和残保金征收的衔接工作。通过残保金征收,倒逼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

同时,深化培训,提高残疾人技能素质。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坚持市本级每年至少举办两期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市残联将拓展更具创新性、更加现代化、更符合残疾人特点的培训内容,着力提高残疾人就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有效提升广大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残疾人的择业竞争力。

完善体系,加强对残疾人的法律保护。一是制定更加完善的残疾人就业法规和政策,明确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加大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训工作各项投⼊,深⼊贯彻落实好各项针对残疾⼈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脱困解困政策落实,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的愿望。

志智双扶,宣传残疾人自强典型。加强对残疾人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了解就业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就业权利,向社会公众宣传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和价值,打破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提高社会对残疾人的认可度和接纳度。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典型事迹,消除残疾人自卑心理,激发广大残疾人就业创业信心。

作为国家确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赣州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特别是处在赣粤闽湘四省的腹地,赣州又是一个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其新的发展理念以及格局,有利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发展,尤其有利于推进和打造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的“赣州样板”。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