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已过,这周是替欢乐买单的时候,4月之后打工人又一次迎来连续工作6天的“欢乐时光”。这种感觉像什么?如同先刷了好几万元的信用卡,事后立马让还钱一样。

调休扰乱作息打工人作息规律是谁造成的?有专家表示这口锅得由企业来背,认为如果能够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根本用不着调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观点从逻辑上来看是讲得通的。

调休是为了创造连续三天以上的休息日,最终达到刺激旅游、餐饮等消费的目的。人们宁愿牺牲游玩体验在节假日出行是由于平时能够利用的休息日不够,只能在国家强制规定的“小长假”里出门旅游。

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能够解决这一痛点。

打工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一年里的任何时候凑出2-3个连续三天以上的休假周期,不需要全都挤在小长假里出行旅游。当绝大部分人能做到这点的时候调休的意义就不大了,因为平时的假期够用,刻意选择在“五一”、“端午”等特殊时期出行的人数锐减,调休制度自然而然地退出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不愧是专家,理论功底扎实,一下子就想到了解决方法,但是理论上可行不意味着实践中可用,我总感觉这是把责任甩给企业,让企业承担更多的负担。

带薪休假起源于发达国家,欧美企业的员工至少能获得10天的带薪年休假,工作年限长的每年休20天以上的年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可这套制度传入中国后就不好使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企业的利润率较低,成本较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工资水平正高速向发达国家靠拢,人力成本占经营总成本的比例越来越高。

以西部人口大省的一地级市为例,该市企业2021年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平均比例为10.82%,2022年提高至40.38%,2023年的数据没有出来,估计占比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人力成本占比尚且如此之高,东部沿海地区的工资水平更高,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里发给员工的工资福利总额占总营收的比例至少在50%以上,净利率却只有5%左右,人力成本提高10%便可能导致公司一年下来一分钱也赚不到。

说白了,给员工休带薪年假就得找更多的人,支付更多工资,相当于是在“割老板的肉”,他们怎么可能会愿意呢?

能够承担得起带薪休假引发的人力成本上升的单位往往是机关事业单位、央国企、外企以及大型民营企业。要么是用不着考虑成本的体制内单位,要么是利润率比较高的大公司,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确实放不起假,而他们才是吸收就业人员的主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2023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共有就业人员7.34亿人,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为1.67亿人,剩下的5.67亿就业人员或者在私营单位上班,或者是务农人员,占比高达77%,这些人可能连带薪年休假是什么都不知道。

由此可见专家的“高招”一点都不高,完全脱离了实际情况,属于照搬照抄国外模式,把矛盾转移给了企业。还好国家没有像社保那样强制规定必须提供带薪休假,否则关门的公司可能更多,老板宁愿不做生意,把钱存银行,一年下来的利息反而更多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时常说要减轻企业负担,把调休的矛盾甩给企业、让企业承担休假成本显然与这一原则相违背。我觉得谁创造出来的问题就得由谁来解决,既然人民群众对调休制度已经产生了厌恶之情,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回应,改变现有政策。具体该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增加法定节假日的休息天数就可以了,比如从现在一年11天的法定休假日增加至15天。如此一来既不用调休又能在逢年过节时至少凑出3天以上的连续休息日,不会对有旅行需求的群众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