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株洲某养老院的老人们。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朱朝阳

【刊首语】

当岁月的车轮缓缓驶过,我们迎来了人生的夕阳时光。

养老,是生命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一段值得珍视的旅程。在这里,我们将分享养老的经验与感悟,传递关爱与温暖。

每一位长者,都是一座智慧的宝库,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聆听。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老年生活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希望,让每一个日子都充满阳光。

《株洲晚报》创办的养老专版将成为老年朋友们的心灵伙伴,陪伴大家在养老之路上,优雅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夕阳人生。

老年朋友们,《株洲晚报》养老专版将开辟《养老话题》《养老故事》《老有所为》《童心老人》《夕阳感悟》《养老信箱》等栏目,欢迎老年朋友以及对养老关心的读者朋友来信来稿。

我们将一同探寻养老生活的美好。

养老焦虑开始呈年轻化趋势?

4月23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与元保保险经纪联合发布的《2023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中国老龄化加剧令社会保障体系承压,消费者的养老焦虑带动了商业养老险和长期护理险的购买热情。在未来计划购买的险种中,商业养老险排名第二。当前商业养老险购买的主力军,仍为高收入的中年人群;但在未来1-2年内,20-30岁的年轻人计划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比例最高,“养老焦虑”开始呈年轻化趋势。

以上虽是金融行业关于人口老年化的社调报告,但报告中提出“养老焦虑”一词,对当下以及未来中国居民在养老这个问题上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养老真的成了一种焦虑吗?养老焦虑真的年轻化了吗?

为此,记者从株洲城镇居民中针对性地选出一些个体(70后、80后为主),从他们的现状和内心中,大家也许可以了解一二。

“城里不好呆,乡里又回不去了”

付达志,男,1971年出生,个体老板,儿子成家外地定居,妻子相伴。

别人都叫他付老板,可他这个老板穷得要死。

现在,他和同龄的老婆守着一个日杂店。别人上班是朝九晚五,他们却是“朝九晚九”,夏天的话要十点以后才打烊。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他常自黑道:“这是狗守着一泡屎,没办法。”

付老板这个小店在某老小区旁,位置不佳,生意勉强维持。近几年,因为疫情、经济环境恶劣、网购平台增多等因素,他的小店生意很差。

“18年前,店子生意还可以,一年下来除了吃喝拉撒,感觉手头还有点余钱,可这几年,店子虽开着,但就看不到钱,上次家里置个洗衣机还是刷的信用卡。”付老板无奈道,“这样下去,以后不知怎么办,现在身体还做得,但老了怎么办?怎么养老?!”

关于养老,他们显然是有焦虑的。

如果有单位,五十出头的男人可能还意气风发,可他们不是;如果是财富自由,五十多岁的人也许在规划怎么环游世界,可他们不是;如果是有田有地的农民,五十多岁正是务农的好手,农村生活成本低,也是无忧,但他们不是!

付老板出生在怀化的一个山脚旮旯,父亲退伍后分到株洲一厂矿,他十来岁时来到株洲进厂当工人。90年代厂子改制,他领了几千块钱“安家费”自谋生路。

他也曾赚过大钱。早些年从事贸易行业,身价一度达到数百万,但后来因投资失误,不仅亏了老本,还欠了银行贷款。于是,他开了这个小店。本想慢慢还贷,然后存点钱瞄准机会再博一下。可世事无常,这几年生意清淡,他觉得“这种传统生意很难好转了”。

所以,他们养老问题就成一个问题了。投靠儿子?儿子只是普通打工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哪能指望?把株洲的房子卖了回老家?一则现在住的房子卖不了几个钱,二则户口都迁出来了,回老家也不现实。

付老板说,得过且过就好了,至于养老,不能去想。想了就烦。

“没有子女,进养老院都怕被欺负”

何曲,女,1981年出生,企业文员。离婚后一直单身,没生育过子女。

经历一次失败的婚姻后,何曲习惯也喜欢上了独身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有钱自己花,不需要顾忌什么。我喜欢这种日子。”她的兴趣爱好也蛮多,过得很开心。

她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父母离她不远,周末会跟父母一起吃饭。父母虽然常唠叨她“要找个老公,生个孩子,否则老了没人管”。但她不以为然,直到她看了一系列的日本纪录片。

“日本是一个高度老年化社会,他们拍的一些老年人的纪录片,直击心里,看得我毛骨悚然。例如有人老死在家里几个月后才被发现;例如老人在家摔一跤因为爬不到客厅打电话而饿死在厕所里……”她说,她看了一些这样的纪录片后,心里纠结得很,“我是不是要找个男人生个孩子啊,可这把年龄了……”

记者告诉她,老了可以去养老院啊,有钱就行了。

可她摇了摇头,“那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听说,养老院里被人欺负的都是那些没有子女的老人。因为,没有人帮他撑腰。”

43岁的中年妇女何曲几乎要抑郁了,但记者觉得她的想法有些偏激。

“不怕死,就怕瘫”

翟敏,男,1975年出生,大学教授,艺术家。

作为大学教授,翟敏在经济上没担忧的。他有儿有女,老婆也在身边。像他这样的人应该没有什么“养老焦虑”了吧。可他仍有个心病——怕自己瘫痪了,生活不能自理,成为一个“被饲养的老人”。

翟敏在几年前出现过一次脑梗,那次差点死去,好在年轻,做了手术,挺过来了。从那以后,他就有了“不怕死,就怕瘫”的念头。作为一个风流倜傥的艺术家,怎么能接受坐在轮椅上被人喂饭?这便是他的“养老焦虑”,但记者觉得这是艺术家的矫情。个案而已。

“啥都不怕,就怕孤独”

陈运,男,1973年出生,父母双亡,女儿在国外(大概率不回国了)。

“我和老婆都是独生子女,也都是外地的,在株洲没有亲戚。现在我们还没退休,感觉生活还不算枯燥,但想想以后,退休了,不知道能干嘛。”陈运说,“我和老婆终归有个要先走,剩下那个不就很孤独了。想想真是不舒服。好羡慕那些农村的,兄弟姊妹多,亲戚多,多热闹啊。”当记者问他有没有“养老焦虑”时他如是回答。

“这个谈不上焦虑吧。只是一种人生的不满足吧。”他又纠正道。

(文中人名为化名)

【记者手记】

其实,关于“养老焦虑”的话题是一个极不好总结归纳的话题。

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只要有人,只要人有思想,就必然会产生某些“焦虑”。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现在“7080”的人比父母那一辈的“焦虑”似乎要多些?

记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必然。因为,人类在吃不饱的时候,只有一种烦恼——饥饿。而一旦衣食无忧了,那其他的欲望就会大大提升,相应的烦恼就多了,固然会产生某些焦虑。“养老焦虑”不足为奇。

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要以历史发展趋势的心态来看待“养老”这个问题,也要以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要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乐观心态,要有“勿急勿躁”的从容心态。劝君一言:顺其自然,活好当下。

马斯克说,20年内人类可以上火星定居。以后的世界会怎么变化,谁知道?!

编辑:青琪

二审:戴萍、唐剑华

三审:叶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