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间艺术的本质或许是“俗”

或鸣锣击鼓

或吹拉弹唱

或村歌社舞

百姓多以此庆祝红白喜事,庙会祭祀

而恰恰因其“俗”,便接了地气

受到百姓欢迎,参与的人多了

便更有了“人气”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三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浦江二小的青少年来诵读《艺心艺意》。今天,你将听到的是《挑花篮灯》。

点击收听朗读

《挑花篮灯》

挑花篮灯,源于挑盐,也叫挑盐婆、穿灯舞,流行于浦东陈行、杜行、三林乡地区。

相传,元顺帝将妹妹百花公主下嫁给丞相脱脱之子时,拨赐在浦东地区收归的上百顷田产作陪嫁的“脂粉田”,因此杜行乡有个拨赐庄。传说百花公主来到拨赐庄后,从黄浦江到下沙盐场专门开挖了运盐干河“盐铁塘”。人们为了庆贺,肩挑盐起舞,形成此舞,历代传承,发展成花篮灯舞。

清末民初,每年元宵灯会总有一批年轻男女出来跳舞。一根竹扁担,绕着红绿绸带,两端悬挂两只饭箩,饭箩上面糊一只八角灯,有些小伙子还戴一副墨镜,边扭边走,口里唱些流行小曲。后来,逐渐发展为八角灯、六角灯,人称“挑花蓝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挑花篮灯表演(资料图片)

此舞部分动作源于道教法事《九幽灯》的穿灯场面。

上海解放后,节庆活动大多在白天进行,彩灯不如花篮多彩夺目,就将挑花篮灯改为挑花篮舞,更多地模拟生活动作,增强生活气息。1983年,陈行乡排演的挑花篮舞在上海县三届运动会上首次亮相,并创作了一曲《肩挑花篮春满园》,运用民族乐队伴奏造势,令人耳目一新。

挑花篮舞的主要特点是道具悦目,舞步轻快,姿态优美,队形多变,场面热烈。表演者运用扭步、圆场步,走出好似“荷花开”“戏花蕊”“喜相逢”“扯木樨”“勃栲栲”“碰蝴蝶”“满地花”“鲤鱼卷芝草”等图案的队形,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性。

挑花篮舞演员的服饰色彩与花篮的艳色配衬协调,穿襟式镶边的圆摆角短衫,外束镶边绣花围身兜,镶边长脚裤形似喇叭裤管,布底花鞋,头戴珠翠,簪髻,富有民族特色。

花篮的制作一般用竹篾编成盆口八角式,彩纸扎成各色鲜花,按插在篾篮盆口处,装饰得争奇斗艳。另将竹扁担改成彩绸带,软硬自如,造型优美。

音乐曲调是流传过程中逐渐充实提高的,开始用《春调》填词演唱,后用地方流行小曲,也有自行创作。

陈行乡塘口村孙竹兰(女,1925年生)、鲁汇乡汇中村六队陈兴珍(女,1922年生)等曾是挑花灯表演的高手。

日前,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十三季,我们邀请了 闵行区浦江二小的青少年来诵读《 艺心艺意 》 。

《艺心艺意》是“发现闵行之美”文史丛书“民艺乡俗”辑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讲述了流传至今,或渐渐消逝的民间艺术。它们多流传于市郊,在乡镇村宅间互通,带着独特的民间审美和亲切的本土乡音,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渐行渐远。该书的出版,就是希望能成为这些民间艺术曾经存在的佐证,做到有源可溯,有根可循。

2024年5月起,第十三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朗读: 闵行区浦江二小 四(8)班 廖梓萱

图文:明镜文化

编辑:赵若楠

初审:高淑婷

复审:林心怡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