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大坝,作为建国后的首个大型水利工程,是无数建造者的宝贵心血。

然而,有人对它交口称赞,有的人却称它为中国基建史上的一大“败笔”更有甚者,想要一举将它炸上天。

辛辛苦苦建造的水利工程,为何如此不招人待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门峡的亮眼成绩单·】——»

就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三门峡迎来了旅游旺季的狂欢盛宴。

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比去年增长超20%;旅游综合收入超过9亿元。

既展现了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勃勃生机,也折射出三门峡大坝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巨大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竣工,标志着新中国水利建设事业取得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伟大成就。这座宏伟壮观的混凝土拦河大坝,其规模之大、工艺之精湛,令世人啧啧称奇。

三门峡大坝由无数巨大的混凝土块精心拼装而成,就如同一条飞机跑道般笔直延伸,其雄伟壮美的身姿耸立在黄河之滨,气势磅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坝的建成顷刻间改变了黄河下游地区的面貌,曾经一度让人防不胜防的水患,终于不再构成威胁。

数据显示,仅在大坝投入运营的第一年,河南、山东两省的粮食产量就比往年增长了2000多万吨,创下了历史新高。

而在山东境内,那些过去几乎每五年就会发生一次的决堤事故,在三门峡大坝建成之后,彻底绝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生活在黄河下游地区的千万农民来说,三门峡的建成无疑是解除了一个沉重的梦魇。

自古以来,黄河滔滔江水无情地吞噬着他们辛勤劳作的果实,时常将家园化作汪洋,生命也随时处在被冲垮的危险之中。

而现在,他们终于可以安心耕耘,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了。因此,三门峡大坝可以说是新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不仅展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英勇无畏和智慧才干,更为亿万黄河人民解除了水患威胁,拯救了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这座被冠以"世界水利建筑奇迹"美誉的三门峡大坝,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令人颇为头疼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弊端渐渐暴露·】——»

三门峡大坝的设计缺陷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在建成后不久就暴露出来。这个由苏联专家伯克夫主导设计的方案,存在着对黄河流域的环境特征理解不足的重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黄土高原这一特殊地理环境。

青藏高原的严酷气候和黄土高原土壤的疏松特性,是影响黄河流域的一大顽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伯克夫在设计时却忽视了这一关键问题。他认为只要建成大坝蓄水拦沙,黄河上游的泥沙状况就能很快得到改善。

这一重大缺陷在当时就受到了我国一些水利专家的强烈质疑。果不其然,三门峡水库一经蓄水,大量泥沙就开始在上游河段迅速淤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缺乏泄沙设施,这些泥沙堆积如山,水库的有效库容在短期内就大幅缩水。同时,被拦截的泥沙也令河床抬高,上游地区由此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内涝风险。

在三门峡水库上游的陕西地区,由于大量泥沙的淤积,潼关至三门峡河段的河床高度在短短几年内猛增了4.5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给西安、咸阳等地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洪水,将有数百万人遭受水患。

与此同时,大量泥沙的淤积还给关中平原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无法正常排泄地下水,大片农田土地遭受了盐碱化和沼泽化,这一曾被誉为"天府之国"的优质耕地一夜之间就荒芜了。

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也因此大幅下降,老百姓的生计受到重创。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形势,水利部门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被动的应急措施,比如开启水闸疏导泥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由于疏导能力有限,每年仍有大量泥沙继续淤积在水库中。到1966年和1968年,情况已经危急到必须在大坝底部炸出"两洞四管"以扩大泄沙能力。

尽管如此,仍有约20%的泥沙无法顺利排出,不断在大坝上游积聚。

特别是潼关地区的泥沙淤积情况一直未见丝毫改善,河床不断抬高,严重威胁到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由于设计缺陷引发的泥沙风波,不仅让三门峡水库的防洪效能大打折扣,更是给黄河流域带来了巨大灾难。

可以说,如果当初设计师能充分考虑黄河的环境特点,并为大坝预留出行之有效的泄沙措施,这一切都本可以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起教训惨痛而深刻,让我们更加重视在重大工程设计之初,对当地环境状况的全面调查研究。

只有尽可能做到因地制宜、周全考虑,才能真正发挥工程应有的效用,避免重蹈覆辙。

«——【·情况改善,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数年的努力和艰难探索之后,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终于在1969年迎来了一次彻底的改造升级,旨在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问题。

这项艰巨的工程任务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利工人共同承担,他们日以继夜地进行爆破作业,每一次爆破所使用的炸药就足以摧毁一座城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炮火的轰鸣声中,八个巨大的排沙洞终于在大坝下方徐徐展开了"大口"。

这一系列改建措施的实施,使得三门峡水库的泄沙通道面积几乎是之前的两倍有余。下泄的泥沙充分得到了疏导,黄河中下游的长期淤积状况迅速好转。

其中受益最为明显的,当属长期遭受泥沙侵袭的潼关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来,由于缺乏有效排沙机制,潼关至三门峡这一河段成为了泥沙的重灾区,河床不断抬高,水患频繁发生,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沉重灾难。

改建后的三门峡水库像是获得了"二重生"般,它那排山倒海的排沙能力终于让潼关地区的河道摆脱了长期淤塞的困扰。

几十年来堆积如山的泥沙在激流的冲刷下纷纷离开,河床逐渐恢复了本来的形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在潼关地区再次亮出了清澈见底的模样,宽阔通畅的河道为附近地区的航运事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沿河的港口码头重新熙熙攘攘,大量货物和物资在水路上源源不断地流通起来,推动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从泥沙灾害的阴霾中解脱出来的,还有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绝大部分农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往年被大量泥沙淤没的良田,在彻底清理后又重新投入使用,逐渐展现出了土壤的丰厚肥力。农作物的产量年年节节高涨,曾一度陷入贫困的农村地区也迎来了新的生机。

工程师们在反复试错中终于找到了应对黄河泥沙的良方,将这一人类建筑奇迹推向了新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艰苦的建设过程·】——»

时光回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修建三门峡大坝曾是一项重大国家工程。

彼时中国正值百废待兴,亟须治理几千年来黄河水患肆虐的顽疾。

河南三门峡附近黄河中游的狭窄河谷是黄河最险要的地段,正因如此,大量泥沙在这里沉积,水力资源极为丰富,是修建大坝的理想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门峡大坝在当时可谓是一项重大的国家工程。1957年,从全国各地抽调而来的精英建设者纷至沓来。

他们乘着列车来到了这座内陆小城,起初,由于建设工人一下子来了太多,当地根本无法安置,他们只能住在土坯房和用高粱秆扎成的工棚里。

来自大城市的建设者们面对生活上如此大的落差,难免会有失落,但一想到是为了建设大坝而来,他们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坝建设开工的前后几年,几万名职工和家属从全国各地陆续汇聚三门峡,同时还需要兴建满足工程需要的大批仓库、厂房等配套设施。

大家始终心存理想和信念,即便生活再怎么艰苦,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之中。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而言,三门峡成了一个营地,大家并肩作战,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在这里,他们相互照应,携手共渡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团结友爱的精神,很大程度上融化了各地人之间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带来的隔阂,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双手筑起了民族团结的丰碑。

每当夜深人静时,工地上便能听到各种方言杂陈的热烈讨论,一股建设家园的共同信念凝聚着所有人的心。

大家对即将建成的三门峡大坝无比憧憬,对祖国的未来信心百倍。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汗水,在黄土高原上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英雄史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三门峡大坝的案例,可以看到中国水利建设从初期的试验与挫折,到逐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后续的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借鉴。

如今,中国的水利建设更加注重整体规划、环境保护和社区福祉,这标志着中国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