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24日傍晚,正在向锦州方向疾进的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突接野司急电,司令员詹才芳看罢电文,禁不住浑身一震,思考片刻后,他一边下令将电文转发所属各师,一边召开了紧急作战会议,因为这道命令所布置的任务,实在是太凶险了!

抗战时期的詹才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时期的詹才芳

此时东北野战军主力,正在全速完成对锦州的包围,而之前分配给9纵的第一个任务,是自集结地北镇出动,于9月16日前配合4纵包围义县。

几天以后,乘火车至阜新下车的2纵、3纵部队和炮纵,兼程赶到义县城下,而9纵交接完阵地后,立即挥师南下锦州。

当年的义县距离锦州老城约50公里,部队行进间,詹司令员刚刚接到的第二个任务便是:“以夜摸渗透战法,割裂锦北防线,切断敌暂编20师退路,而后,协同8纵歼灭暂22师于葛王碑、薛家屯之间”!

说明一下,这两个暂编师的部队,均隶属于驻锦州的滇军第93军(下辖暂18、暂20、暂22师),其中暂20师驻守锦州至阜新之间的要点义县,暂22师正奉范汉杰的直接命令,在锦州城北地区抢粮并伺机增援义县,而暂18师随93军军部留驻锦州城区。

野司交给9纵的最新任务,是直插锦州北郊地区,既封闭了义县暂20师可能逃回锦州的线路,还要把已经出城的暂22师与城区守敌分割开来,在8纵的配合下就地歼灭,任务不可谓不重。

范汉杰已知东北野战军正大举南下,目标当然是锦州,他不知道的是,东野各纵来的又快又猛,我9纵以一夜的急行军,于9月25日拂晓进抵锦州城北的帽山屯、白老虎屯、营盘村一线,迅速完成了对敌战场分割。

注意几个地名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几个地名的位置

01、范汉杰命令滇军救滇军

笔者恰是锦州土著,对城北的地形地貌了然于胸,事实上,别看9纵拥兵三个师近4万人马,但野司布置的任务却是非常繁重的:要建立锦州城北宽约10余公里的防线,彻底分割城内外之敌,还要攻克帽儿山制高点和若干要点。

帽儿山位于锦州西北,可以俯瞰锦州老城区、飞机场和去往义县的公路,山下有个小村子叫帽山屯,也就是辽沈战役老照片中,“林罗刘”首长在一座山上,用望远镜观察锦州城防的所在地,可见其战场位置的重要性。

不过帽儿山距离当时的锦州老城,足有10多公里,因此最初并不在守敌的外围防御体系内,直到9月20日左右,范汉杰也不怎么开了窍,督令93军军长盛家兴,匆匆派出两个工兵营,前往帽儿山修筑工事,作为城北防区的瞭望所和支撑点。

战斗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斗遗址

这两个营以帽山屯为宿营地,墨墨迹迹开始施工,近一个礼拜也没啥实质性进展,结果9月25日的凌晨时分,9纵先头部队以穿插渗透的战法,奇袭帽山屯成功,93军两个工兵营睡梦中大部被歼,指挥修工事的暂22师副师长率少数残兵,狼狈逃回锦州。

与此同时,9纵后续部队对已进至葛王碑(许多战史文章写为葛文碑,错误)、薛家屯(如今叫大薛村)地区的暂22师主力(附93军骑兵团),也发起了猛烈进攻,正在欺负老百姓大肆抢掠的敌军,对突然出现的东野主力毫无防备,登时被打得七零八落,纷纷向南逃窜。

到9月25日天快黑的时候,连坐镇沈阳的卫立煌,都接到了帽儿山丢失、暂22师被分割在城外遭到围攻的消息,卫总司令对范汉杰反应之迟钝大为不满,同时认为帽儿山是锦州城北重要制高点,绝不能轻易丢掉,严令必须夺回。

英雄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雄事迹

对于出城反击以及救援暂22师这个事,范汉杰心里是犯嘀咕的:现如今守城还守不过来,还要出城去送死?

可是93军中将军长盛家兴不这么想:被扔在城外的,可是我们滇军的兄弟,撒手不管那怎么行?

“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在卫立煌的严令和盛家兴的恳求下,终于还是决定出兵了!

不过黄埔一期的范汉杰用兵尚属老道,他担心动用城防一线部队出击,会影响到整体防御布局。

另外老范也是有意给老盛甩脸子,你们滇军不是要救老乡吗?那就再派滇军上去呗,于是把命令下给了作为预备队的滇军第60军184师,限次日务必出城展开行动,这个番号读者特别熟悉吧?

白老虎屯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老虎屯位置

02、全连183人恶战白老虎屯

没错,该师早1946年5月就在海城起义了,重建以后1947年5月又在梅河口被歼,如今的184师已经是第二次重建,师长杨朝伦也是起义后又叛变的家伙,对于出城反攻这事,这厮一点信心都没有,然而军令在身,只能硬着头皮上阵了。

范汉杰还算够意思,给杨朝伦加强了11辆坦克助战,同时集中城北方向的所有重炮,对出城滇军进行火力支援。

9月26日天明时分,滇军第184师兵分三路,各以一个团向帽山屯、亮甲山和白老虎屯发起全线进攻。

9纵的压力由此骤增:由于8纵尚未赶到,他们既要向南边实施阻击,确保已有阵地,还要在北边兜歼放了羊的暂22师和93军骑兵团,等于是腹背接敌,战场形势不容乐观!

电视剧《大决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视剧《大决战》

詹才芳仅仅犹豫了几分钟,就坚定了战役决心,首先集中纵队主力消灭暂22师(附93军骑兵团),之后再回身对付出城反扑之敌,因此给扼守防线的各部队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坚决顶住184师的进攻,等待主力回援。

于是坚守帽山屯、营盘山和白老虎屯一线的部队,只能以现有兵力迎敌,纷纷陷入苦战,而战况最为激烈的,便是距离锦州城区最近的“白老虎屯”,它等于是9纵钉在最前面的一颗钉子,接敌首当其冲。

解放以后,白老虎屯更名为“白老户屯”,随着城市的不断外扩,如今已是城区边缘的一部分,行政上隶属于“古塔区士英街道”,足见其当年距离锦州老城之近,跟著名的“配水池战斗遗址”仅仅数百米之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一天凌晨4时奉命占领白老虎屯的,是9纵25师第74团的一营一连,该连的老底子是八路冀东军区第十四军分区所属部队,作风硬素质强,投入锦州作战时齐装满员183人,连长陈学良、政治指导员田广文。

进入这个小村子之初,陈学良就发现了位置的重要和所处的险恶,白老虎屯是锦州城区至帽儿山、至义县两条公路的交叉口,是敌人回缩或者出援的必经之路,而村子南边距离锦州守敌的外围防线仅有300多米,东西两边又是一马平川,彻底的易攻难守。

陈连长和田指导员简单商量后,立即做如下防御部署:一排据守村东的小山包、二排前出到村南构筑工事、三排卡死村西的公路交叉口,全连争分夺秒开辟阵地和建设火力点,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英雄的“白老虎连”一战成名

搞笑的是,锦州守敌对东野部队摸进白老虎屯一无所知,9月25日当天,一连共截获了两拨出城联系的敌人,包括通讯参谋和司机、炮兵观察分队等等,不过在抓捕第二拨时,终于响了枪。

这下子连范汉杰都惊动了:解放军居然占了眼皮子底下的白老虎屯!

残酷的阻击战,于9月26日清晨终于爆发了,滇军184师出动一个整团,在坦克和重炮的掩护下,以每次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向白老虎屯发起了疯狂的轮番进攻。

战斗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白热化,滇军184师完成整补后每团近2000人,意味着敌我兵力对比超过10:1!在许多军史资料中,对于白老虎屯战斗都有着详细的描述,这里不妨浓缩一下:

在白老虎屯正面,敌人出动了5辆坦克掩护大批步兵冲击,由于我一连缺乏反坦克武器,战士们只能用集束手榴弹与装甲血搏,战至中午时分,一连伤亡惨重且阵地多处被突破。

一连长陈学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连长陈学良

为了保存力量以利持久,陈学良下令全连回撤到村内,利用房屋和院落与敌人展开巷战,苦战至黄昏时分,兵力绝对优势的敌人已经占据村庄大部,一连的伤亡激增,只能退守村中心几个大院内,陈连长清点人员时发现,整整183人的一个连,连同轻伤员在内还有75人!

在范汉杰和盛家兴的严令下,184师不顾伤亡连续发起攻击,从清晨到天黑,前后共组织15次猛烈进攻。

滇军其实也挺能打的,到后来还实施了火攻,点燃了东北农村过冬用的成捆玉米秸,企图烧死或者熏死顽强的东野战士们。

我一连指战员顶着热浪,死死守住院落,硬是没有让敌人冲进来,血拼到晚上8时许,陈学良发现最后的时刻来临了:全连能够战斗的只剩下37人,且半数已经“挂彩”,而且被敌人压缩到最后一个院落,更致命的是弹药基本打光了。

一连指导员田广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连指导员田广文

田指导员默默地砸碎了手表和驳壳枪,烧毁了背包里的文件,然后进行了简短的政治动员:“化白虎屯为狼牙山,坚守到底”!

号召同志们坚决不当俘虏,上刺刀与敌肉搏,37名指战员同时唱响《光荣的朱德投弹手》,准备迎接最后的决战时刻!

院外的滇军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筹划着下一次的进攻,然而还没有等他们彻底反应过来,村口突然响起了冲锋号声!

随着8纵赶到并投入战斗,我军终于消灭了暂22师和93军骑兵团,我25师师长曾雍雅(电影《诱狼》主人公),第一时间向白老虎屯派出了援兵。

千钧一发之际,9纵一个营的增援部队,率先赶到白老虎屯战场,对着滇军的屁股猛烈开火,也已经精疲力尽的敌人,哪里禁得住如此打击?遂作鸟兽散,撒丫子向锦州方向逃去,一连的37名勇士,终于坚持到了援兵到来!

稍后第74团李梅溪团长赶到白老虎屯,眼见白天战斗过的村庄和树木还在燃烧:“显示出一条弧形的战线”,并含泪向师长报告了一连只剩37人的情况,曾任晋察冀十四分区副司令的曾雍雅放下电话说:“白老虎屯,今天真正出了猛虎”!

白老虎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老虎连

后记:

战后,第9纵队授予74团一连“死打硬拼”锦旗一面,此旗现陈列于辽沈战役纪念馆,同时命名该连为“白老虎连”!

连长陈学良、指导员田广文各记三次大功,还分别授予“毛泽东奖章”一枚,英雄事迹立时名动全军!

“白老虎连”后随9纵调往城南,参加了锦州攻城作战,再随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1949年5月间,改番号为第四野战军第46军136师407团一营一连,再后来入朝参战,回国后驻防吉林敦化。

1975年,46军改隶济南军区,于是“白老虎连”南下驻防山东临沂,期间经过数次军改以后,番号调整为济南军区陆军第26集团军装甲第8旅装甲步兵一营一连,2017年4月重回东北,改编为北部战区某集团军某合成旅合成一营装步一连,驻防哈尔滨。

无论所属部队番号如何变化,“白老虎连”的旗帜永远飘扬,拼死精神常在,至今已整整76年!

白老虎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老虎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