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度狼gg

度度狼gg

网易号

关注
985粉丝
2关注
1.4万被推荐
IP属地:辽宁

联众军棋网站长

8枚勋章

152次获得编辑精选

度度狼gg军史专栏。研究军事历史,弘扬军事文化。

  • 东野给华野的贺电!
    猪都能看明白,南线聚集着十多个军(整编师),素以运动战见长的粟裕将军,不可能选择用九个纵队(跟敌人军级差不多)去硬碰硬,大概率会转兵北上,王耀武因此喃喃自语:我不是猪! 因为北线从济南出动的李仙洲兵团,只有三个军,华野正可以集中三倍左右的优势兵力,在野战中加以围歼,战机难得。因此粟裕以少量兵力伪装成主力,在南线继续与敌周旋,华野主力火速北上。 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即便保密措施再严格,也难免被敌人所察觉一二,因此王耀武接到相关情报后,立即命令李仙洲回缩。如果李仙洲兵团全面缩回济南周围,粟裕隐蔽北上歼敌的计划,很有可能无法实现。 关键时刻,坐镇徐州的陈诚站出来帮忙了,他判断华野主力仍然在南线“保卫临沂”,之前制定的“南北对进”的作战计划不容更改,必须认真贯彻,为了压服王耀武听令,陈诚甚至直接把官司打到了“御前”。 校长大人一封措辞严厉的电文,火急飞到济南,王耀武无奈了,只好命令李仙洲掉头重新南下,三个军7万多人,就这样终于被送到了华野嘴边,莱芜一战华野“抓了五万头猪”,王耀武欲语泪先流。。。 在1947年初的时候,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战役胜利,确实震动全国各战场,正在“三下江南”还处于小打小闹阶段的东北民主联军,对华野惊人的战力和战果,表达出由衷的钦佩,这从电文的字里行间看得出来! 要知道,此时东北我军的单次战役最大战果,是在南满的新开岭战役中,一战歼敌一个整师8000余人,尚没有歼敌一个整军的记录,而华野一战全歼敌人两个多军(第12军溜了大部分),差距何止五六倍? 所以“东总”在贺电中,客观而谦虚地承认“打击的重量虽然没有你们给的大”,夸赞华野“证明你们是无敌的”,祝贺之余,确实有那么点不好意思。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史海钩沉
  • 三大战役落幕,13个美械军只有1个全身而退,难道因为战力太强?
    付费
    2024-06-16
    2跟贴
  • 时间到了1945年初的时候,小鬼子战败已成定局,校长对于资历深厚但是并非嫡系的老牌将领,在使用上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小精明里面明显没有了大格局。
    这么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央军的份额,已经从抗战爆发前的四分之一左右,上升到半数以上,这一时期部分黄埔一期生,纷纷升到了集团军总司令的职务,校长谋求“军令统一”的步伐明显加快。 早在北伐时期,程潜是第六军军长,何应钦是第一军军长,白崇禧是总部副参谋长、代参谋长,三人资历基本持平,因此后来这三位都获授“陆军一级上将”,军界地位在那摆着。 抗战之初,校长为显示“联合抗日”的姿态,确实是给老将们正职给兵权的,比如程潜曾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天水行营主任;白崇禧曾任第五战区代司令长官、桂林行营主任,驻节外地权倾一时。 但是到了抗战胜利前夜,校长开始预做准备了,撤销天水行营、桂林行营,把程潜和白崇禧都调回重庆,只担任位高而没有实际兵权的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所以照片中站C位的,必须是参谋总长兼陆军总司令何应钦。 这年2月在重庆阅兵,两位副参谋总长都成为了“陪阅官”,你看白崇禧和程潜胸前加挂的布条,都清楚地标明了身份,换句话说,高级职务和尊贵身份都给你们了,至于带兵这个事就别想了,阿拉该重用黄埔系将领了。 白崇禧和程潜心知肚明,校长已经不放心他们在外领兵,必须放在重庆的眼皮子底下,遂渐有离心之象,果然,到解放战争时期,白崇禧专以拆台为已任,程潜后来干脆起义了:说明校长看得很准,但是做法又很蠢。 在打败主要敌人之前,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等到主要矛盾解决完了,再解决次要矛盾,这才是大智慧之举,在这一点上,重庆的校长在格局上,较比延安的伟人,差得真不是一点半点,输得也是一点不冤。 从军装挂的勋章数量来看,好像白崇禧的战功更多些?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史海钩沉
  • 这什么玩意儿?
    当年《亮剑》热播的时候,有楚云飞用“大哥大”呼叫炮兵的桥段,许多网友表示不服,认为这个道具明显有点穿越,事实上,以中央军嫡系师长的级别,当时还真是有条件配备的。 那就是美国在二战期间,研发出来的“BC116D”型手持步话机,是由摩托罗拉公司的前身生产的,有效距离一英里(约1600米),甚至可以实现三方通话,美军财大气粗,一直装备到排级。 蒋军没这个水平和实力,一般能够装备到团一级的,那都得是嫡系部队,既然楚云飞的人设是嫡系89师师长,手头有这玩意儿不算“穿越”。也有瑕疵,当时的“BC116D”都是军用的,是军绿色而不可能是黑色。 这张照片,是那位特级上将,跟参谋总长、陆军一级上将陈辞修,在一起研究和欣赏手持报话机,参谋总长的四颗星清晰可见,自然是解放战争时期,因为逃台以后,将领的肩章上,将星换成了一字排列。 这就充分说明,那个年代确实是有军用“大哥大”的,只不过这翁婿俩把玩的,跟楚云飞用的那个明显不同,有很长的天线,至于是不是BC116D或者是什么加强版本,实在有些看不清楚,目测差不太多。 陈参谋总长是1948年5月辞职的,之前已经在上海泡了几个月的病号,以掩饰自己在东北大败的尴尬,所以应该能够判断出来,这张照片摄于1947年或者1948年的早些时候,此时的陈参谋总长还是很“意气风发”的。 言之凿凿,准备“六个月”解决问题。。。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史海钩沉
  • 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的区别在哪?专业疏理才有准确答案
    2024-06-03
  • 唯一一次真正的大捷!
    纠正一下错误认知,台儿庄大捷、万家岭大捷乃至于上高大捷,只是因为中方达成了战役目标,日军最后不得不撤退,但是这样的“大捷”含金量并不算高,因为每一战我方伤亡都高于鬼子,不太符合“完胜”的标准。 这个也没办法,双方士兵的装备、训练和战术水平,以及基层军官的指挥能力,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虽然取得战役的胜利,但是在战术层面还是落于下风,伤亡要大于敌人,称为“大捷”多少有点勉强。 常德保卫战和衡阳保卫战,守城部队因为有坚固工事并熟悉地形,给进攻的鬼子以重大杀伤,战术发挥不错,所以我方伤亡确实低于日军,但是遗憾的是,在战役层面上又输掉了,日军最终占领了这两个城市。 所以要切记,正面抗日战场唯一货真价实的“大捷”,只有1945年春的“湘西会战”,又称为雪峰山战役,而日方称为芷江攻略战。这次战役中,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以“后退决战”的战法,取得了战役战术上的双重胜利。 彼时王耀武麾下部队,已有相当部分换装美械,冲锋枪和火焰喷射器,以及大量装备的迫击炮,让日军吃尽了苦头,毕竟火力有些代差的。同时,由于战场背靠芷江空军基地,中方拥有绝对制空权炸得鬼子怀疑人生。 日军因此大败,三路部队狼狈逃出雪峰山区,并遭到王耀武所部的围追堵截,绝望之下自杀的鬼子近千名(还是挺顽固的),8万多日军伤亡了三分之一,数量不低于26000人,其中被俘400余人,而中方伤亡2万冒头。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捷”:战役层面胜利、战术运用得当、伤亡小于敌人,所以说,湘西会战才是全面抗战期间,唯一一次真正的大捷,最近发现在一些抗日战役的作品和讨论中,一些网友忽略了“大捷”的双重标准。 照片是1945年5月,王耀武和美军顾问在湘西会战中。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史海钩沉
  • 看看自戕将领的真容!
    国民革命军第99军,是武汉会战期间,在后方遵义成立的,虽以黔军士兵为多,但由于何应钦的关系,其实还得算中央军。抗战胜利后,1946年第一期整编开始,被缩编为“整编第69师”。 关于中将师长的人选,由于何应钦失宠出国,陈诚习惯性决定将这支部队抓到手里,于是一番运作,调曾任自己侍从参谋的戴之奇,于46年8月接替胡长青,掌握了该师,戴之奇另外有个优势:贵州人。 戴之奇不是黄埔军校的正则生,而是毕业于黄埔二期的潮州分校,后来是按黄埔四期计算军龄的。再后来考上陆军大学,毕业后被陈诚延揽,曾任第18军军官教导大队长,逐渐成为“土木系”的一员。 期间多次调动职务,到抗日战争末期的1944年,戴之奇已任第18军副军长,是胡琏的副手,因此在后来的宿北战役中,整69师和整11师(原第18军)被分到一路,并肩进攻我苏北根据地,就是因为派系相同。 整69师在战役中,被粟裕指挥的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割裂包围,胡琏也确实认真去救了,毕竟都是陈诚的人,还曾经是主官和副手的关系,于情于理都得增援,然而在我阻击部队的顽强作战下,整11师始终未能靠近整69师。 在整69师即将全军覆灭之际,戴之奇选择了殉葬,自戕而亡,许多纪念宿北战役的文章中,都用了戴之奇死后的照片,也不是很清楚。这回来一张戴之奇担任青年军师长时期的照片,还算清晰。 戴之奇1945年晋升陆军少将,升任整编师长后挂中将职务军衔,后追赠陆军中将。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史海钩沉
  • 司令员和政委两首长,作战时意见相左怎么办?罗帅的做法堪称表率
    2024-05-30
  • 30年代国民政府面对日本的挑衅为何步步忍让?中日军力差距之综述
    2024-05-28
  • 侵华日军为何实施南京大屠杀?两个卑劣目的和两种无耻的心理因素
    2024-05-23
  •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根据形势的变化,张学良单方面宣布撤销“西北剿总”,同时成立抗日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自任委员长,当然,这个委员会是南京方面不予承认的。
    与此同时,张学良也对手下的东北军作战序列,进行了调整和重新部署。 第51军:军长于学忠,军部驻兰州,下辖第110师、第113师、第114师、第118师。 第53军:军长万福麟,军部驻保定,下辖第116师、第119师、第130师、第91师。 第57军:军长缪澄流,军部驻渭北,下辖第109师、第111师、第112师、第120师。 第67军:军长王以哲,军部驻平凉,下辖第107师、第108师、第117师、第129师。 骑兵军:军长何柱国 ,军部驻咸阳,下辖骑兵第3、第6、第7、第10师。 另外,总部直辖第105师:师长刘多荃 、第106师:师长沈克 、第115师:师长刘启文。 上述共五个军22个师的番号。当然还有直属特务团、直属工兵团、直属炮兵团、直属辎重大队、直属通信大队、直属高射炮队等等。 张学良被扣以后,东北军群龙无首,在老蒋的分化瓦解和阴谋之下,东北军被整编和改编为六个军的番号,但是每个步兵军只剩下两个师: 第49军:军长刘多荃,辖第105师、第109师。 第51军:军长于学忠,辖第113师、第114师。 第53军:军长万福麟,辖第116师、第130师。 第57军:军长缪徵流,辖第111师、第112师。 第67军,军长吴克仁,辖第107师、第108师。 骑兵第2军:军长何柱国,辖骑兵第3师、骑兵第4师、骑兵第6师。 所以这时候的东北军虽然军级番号增加了,师的数量却减少到13个,去掉投蒋的106师、骑兵第10师,等于被裁撤了7个师的番号,实力大损,其中就包括第115师、第120师和第129师。 这三个师的番号后来又启用了,当然是给了第八路军。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史海钩沉
  • 杜聿明武力“捉龙”,虽然执行的是校长密令,但是舆论一边倒都反对,毕竟龙云是杜聿明的上司和“上官”,也没有叛乱,小杜在日本投降后,以战火蹂躏昆明,道义上是站不住脚的,只能暂时被“撤职”。
    虽然被舆论一顿臭骂,但是却更得校长信任,校长就偏爱能替自己背锅之人,比如陈诚。因此仅仅两个多月,就重新任命杜聿明为东北行营所属的军事机构:“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 “司令长官”这四个字,是高于“司令官”的,按规矩得是“战区”级别的职务,比如抗战时期的各战区司令长官、远征军司令长官等,连方面军的头头,都不能称为司令长官。 换句话说,小杜照比原来的职务:昆明防守总司令兼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其实是升官了,包括实际的兵权,也大大超过在云南期间:最多时指挥七个精锐军,这兵力规模远远超过抗战时期的两个集团军了。 只可惜,黄埔一期生受限于资历和“停年”,在1945年前后,还没有可能晋升二级上将(毕业仅仅二十年,怎么算都不够,胡宗南也只能加个上将衔),所以小杜还只是陆军中将。 这个军衔,就不能出任“行营主任”,那是有规定的,所以东北行营的主任,校长选用了二级上将熊式辉。老熊呢,虽然是上将军衔,但一直做地方大员,绝少领兵作战,也不怎么会打仗。 不过老熊很识相,清楚自己的斤两和校长的用意,因此对于东北军事和作战指挥,基本放手给小杜,自己专心卖官和捞钱,两个人的配合还算不错的,没有老熊的掣肘,小杜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给我们造成很大麻烦。 不过陈诚撵走老熊以后,便裁撤了“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把兵权和指挥权,全部收归“东北行辕”(改名字了)所有,军政全权一把抓,也等于让小杜下了岗。可问题是,陈诚打仗实在不灵,很快搞到一团糟。 陈诚又跑了,卫立煌到职,不久直接更名为“东北剿匪总司令部”。。。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史海钩沉
  • 八路军改成18集团军,为啥没有下辖“军”?事关委员长的重度失眠
    2024-05-21
  •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解放了,伪满哈尔滨警察厅特务科的行动股长胡彬,被五花大绑拉着游街,估计目的地肯定是刑场去吃花生米,此类分子罪大恶极,手上沾满抗日志士的血,活该!可是他的顶头上司关雪却不见了。 原来,关雪被关进了抚顺战犯管理所,于是《哈尔滨1944》的大结局,是调到抚顺市政府“社会部”工作的宋卓文,蹬着自行车戴着猪肉墩粉条子,去探监了。。。看到这里,笔者表示很生气! 啥叫“战犯管理所”?那不是“战俘管理所”,能够成为“战争罪犯”必须是够级别的,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成为“战犯”的,解放战争后期,我们公布的43名战犯名单,哪一个不是位高权重的军政大员? 伪满官员也是如此,无论是苏军移交的,还是东北解放后被逮捕的,能够关进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的,一定是伪满政府、军队和警察系统的高级官员,而且是以溥仪为首,小克拉能跟皇帝关一起的? 根据史料记载,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在押人员,除了日本战犯和蒋军战犯外,拢共有以溥仪为首的伪满战犯71名,且均为末代皇族、伪满国务院大臣、各部大员或者伪满军的上将中将,连一般的“省长”都不够级。 警察系统的“战犯”更是寥寥,也就警务司长、各省警察厅长勉强够级,其他有罪行的军政人员,只能老老实实去“监狱”,而非战犯管理所!因为我们对待战犯的原则是“基本一个不杀”,以教育改造为主。 关雪的职务,不过是哈尔滨警察厅的一个科长,警衔也不过是“荐任警佐”(一杠三花,大致理解为上校吧),甚至还不如《悬崖》里面的高彬,人家还是“简任警正”呢(可以理解为少将级别),类似级别的伪满警察,没有三百也有八十。 也就是说,以关雪的职务和级别,她根本不配关进抚顺战犯管理所,也就是哈尔滨某监狱在押的水平;同样,她也不适用于“一个不杀”的政策,因为就是个中级反动分子,这样的罪犯,大概率是要被镇压的。。。 还探个什么监,早就拉出去毙了的人。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史海钩沉
  • 左权是抗战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跟这位烈士相比,级别差距很大
    付费
    2024-05-19
  • 第52军从营口跑出来多少兵?
    《破晓东方》的月浦之战,敌第52军依托秘密工事,给第三野战军攻击部队造成较大损失,苏州前指里,张震参谋长的台词是:第52军是从营口“全建制”逃出来的,战力较强。 关于“全建制”这样的描述,几乎是各类网文和影视剧的通用说法,笔者始终感觉特别不专业,也不符合实际情况。那么,东北蒋军在辽沈战役中唯一逃脱的这个军,当时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第52军是关麟征的老部队,中央军嫡系,经常又被称为“第六大主力”,时任军长是黄埔四期的刘玉章。 第52军本来已经编入了廖耀湘的“西进兵团”,但是部队当时位于辽阳,刘玉章迟迟不动,同时要求单独袭占营口,卫立煌最后准了。 第52军除了军部和直属队之外,下辖第2师和第25师,前面那个是老字号的部队,看番号就知道,后面这个就是所谓的“千里驹师”。 综合各方面数据,第52军攻占营口时,总兵力大约在22000人左右,每个师约9000人。 每师9000人少么?其实在解放战争后期,已经是满编率很高的部队了,特别是这个第25师,之前曾经两次被全歼: 一次是在新开岭被旋风司令消灭的,一次是在鞍山战役中全师覆灭,所以在营口的第25师,已经是第二次重建了。 两次被歼后能够恢复到9000人,那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并且骨干损失惨重,其整体战斗力远远不如进入东北之初了。反倒是第2师未遭过毁灭性打击,成为第52军的基干力量。 刘玉章在营口屁股还没坐热乎,东北野战军三个纵队就追杀而来。第52军一边组织阻击,一边拼命呼喊海军救命。 桂永清率领的军舰、征用的商船,急匆匆赶到营口外海,1948年11月1日的晚上,派出登陆艇和小火轮,开始靠拢码头。 最先装船的其实是第2师,前面说了,第25师已经两次重建了嘛,结果靠近港口的各舰船,天亮以后遭到解放军猛烈炮击,其中“宣怀号”轮船被击沉,已经登船的第2师第五团、第六团等2000余人溺毙。 没有被炸死和淹死的其他人,包括第2师炮兵营、通讯营等部,只好弃船上岸,最终纷纷被歼,所以按东北野战军的战史记录,营口之战消灭了“第2师全部”。 其实也不太准确,该师有两个团的残部1000余人,后来征用帆船逃到了葫芦岛。因此后上船的第25师反而基本逃出,当然在阻击作战和登船过程中,肯定也有一些损失,大约撤出8000人左右。 普遍的说法,是第52军整体撤出来14000人,加上后逃出的1000余人,总共从营口逃出15000人。然而用军事常识来分析,应该也就13000余人:军部4000人、第2师1000余人、第25师8000余人,占比59%。 连总兵力的六成都没有撤出来,还至少完全损失了两个团,怎么叫“全建制逃出”?称为“大部逃出”勉强还可以。 再后来该军海运上海,得到了一些新兵补充,重新恢复为三个师的建制:第2师、第25师、第296师。 根据记录,第52军最后从上海撤出了20500人,如果加上月浦等地的战损,说明该军在上海战前,仍有22000人的兵力。 如果去掉军部加直属队,各师兵力在6000人左右,兵力战力并不算强,而且新兵成分很大。 所以三野第29军在月浦受挫,主要是轻敌所致,当然刘玉章在阵地布置上,还是很下了些工夫的,因为他有将近三个多月的战前时间呢。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史海钩沉
  • 再好的兄弟,也会出问题
    在新桂系打江山的阶段,李宗仁和黄绍竑是有兵权和基本部队的,而白崇禧更多是参谋长的角色,但第一个问题是,黄绍竑首先宣布“退股”了,非要去南京当差,于是只剩下“李、白”。 抗战爆发前,李宗仁仍然是桂系部队的军事主官,兵权没有撒手,比如就任第五路军总指挥等等,坐镇中枢。白崇禧还是参谋长或“前敌总指挥”的角色,经常去一线。 第二个问题,出现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李宗仁始终在江北任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汉中行营主任等,也包括抗战胜利后的北平行营,怎么说呢,越来越凭借桂系的军事实力,逐渐成为“政客”。 而白崇禧始终把广西视作老窝,即便是担任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时,也是重庆桂林两头跑,后来又兼任了“桂林行营”主任,直接掌握桂军的人事、调动和作战,军权日重,桂军将领们开始唯其马首是瞻。 应该说,这期间两个人的关系是很铁的,分工也算合理,慢慢形成的格局是:桂系的幕僚和文官,聚在李宗仁周围,在政治上谋划和搏弈;而桂军将领们,则追随白崇禧左右,尽量保存桂军的实力。 两个人的合作,在李宗仁成功竞选“副总统”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把校长气个半死。但人是会变的,为了拆散这对组合,校长不断给“小诸葛”洗脑,不停许诺职务和军费,大谈“北伐期间合作就是很成功的嘛”。 恰好没有实权的李宗仁,给不了钱给不了官,政治上比较薄弱的白崇禧,终于中了校长的“离间计”,开始对李宗仁各种不满,甚至主动提出,李宗仁应该辞去名不符实的“代总统”,再让校长出山。 李宗仁愕然,深为白氏在政治上的幼稚而惊讶:我们跟校长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他什么人你还没点比数?于是很生气,可李宗仁突然发现,桂军已经不听他的招呼了,因此渡江战役前后,李宗仁实际被架空。 最后一次见面,是在风雨飘摇之际的桂林,李宗仁决定出走他乡时 还是给老兄弟留下一句忠告:无论如何别去那个岛上。。。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史海钩沉
  • 他当时在想啥?
    湘江战役后,眼见红军折损近半,他开始信心满满,要“毕其功于一役”;四渡赤水以后,发觉红军跳出包围圈进入云南后,他在日记里气愤地写道: “我军各部迟滞呆笨,被其玩弄欺诈,殊为一生用兵之最大耻辱”,大概意思是部下都是猪,被红军玩弄于鼓掌之间,愧对他的英明指挥。 红军突破千难万险,终于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曾经写下“不过尔尔”,意思是一伙流寇而已,待我调集大军,必可荡平之,事实上他也确实想这么干了。 抗战爆发,暂时共抵外辱,没有了大规模交手的机会,一直到1946年重新开火。1947年莱芜战役,粟裕抓了五万头猪,他大骂薛岳“指挥无方,声望日下”,将其撤职。 孟良崮战役整74师被歼,他第一时间下令汤恩伯撤职查办、李天霞就地枪决,同时抱怨张灵甫无能,这回没撤顾祝同,因为实在没啥人可以用了,好歹顾是完全听话的。 胡宗南在西北,以16万人马追击2万多解放军,追来追去自己反被歼灭了三个旅,他在日记里大骂胡宗南是猪,等到胡宗南连西安都保不住的时候,骂得更凶。 淮海战役之前,他宣称80万对60万,优势在我!结果吃了败仗以后,刘峙和杜聿明都成了背锅侠,刘总司令怕被修理,逃离大陆时直接去了印尼。 解放军席卷大陆,逃上海岛时,他也曾经怀疑过军事才能:难道真的是我不会打仗?确实,曾经的400多万兵,被人家120万人翻盘,有点怀疑人生是在所难免的。 及至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麦克阿瑟也被揍得胡说八道的时候,他终于释然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三个月都被打穿了,我坚持了三年才垮,简直就是特瞄的军事家嘛! 1967年的那天,他已经80岁高龄了,用望远镜眺望着大陆,心里怕是五味杂陈,他知道此生已经没有机会,再证明自己的“军事才能”了,或许心犹不甘? 真没戏,既生瑜何生亮啦。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史海钩沉
  • 滇军和冀东八路谁更猛?183人“死打硬拼”的锦旗,飘扬至今76年
    2024-05-15
  • 从打工仔到部门经理的路
    1930年8月间,新军阀混战的“中原大战”正酣,当月陈诚率第11师力克济南,校长闻讯大喜,电令晋升陈诚为第十八军上将军长,可问题是,军长陈诚手下只有一个11师,那就还得兼着师长。 名不符实肯定不行啊,于是校长默许陈诚,可以吞并军纪混乱的杂牌,第11师原本只有两旅六团1万余人,连续缴械吞并了一个旅又一个团,愣是扩充成为三旅九团的甲种师,兵力已接近2万人。 校长关心有加,不久又把教导第3师拨归第十八军,这个师从番号看,当然是嫡系,但是前任师长钱大钧治军无方,所以军纪和战力都成问题,遂决定交给陈诚整顿,教3师不久更名为第14师,成为第十八军的第二个师。 陈诚首先自兼第14师师长,以周至柔为副师长,任命黄埔一期生夏楚中、李及兰,分任该师第40旅、第41旅旅长,经过半年左右的整训,于1931年8月免兼师长职,提拔周至柔晋任第14师师长。 此时的第十八军,下辖罗卓英第11师、周至柔第14师和一个攻城旅,其中第11师三旅九团达到22000余人,第14师二旅六团也有16000余人,攻城旅辖三团约6000人,总兵力不计军部机关,也突破了44000人! 这个时候所谓的“中央军”,嫡系部队也不过40余万人,而陈诚和他的十八军,即已占了相当部分,“土木系”的雏形初露。不过这一番兵力扩张,让陈诚尝到了甜头,反正有校长罩着,看见杂牌就想占为己有。 在江西作战时期,又连续包围缴械收编了51师59师等若干个师,第十八军一度扩充到九个师的人马,于是再拆分,弄来新的军级番号,比如第54军、第79军就与第十八军,并称为“土木系三大基本部队”。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包围第51师时,团长李弥就率兵突围出去了,尔后面见校长,得以重新带兵。但是杂牌肯定就没有这个机会,所以西安事变时,东北军和陕军都想弄死陈诚,主要原因,就是陈诚歧视杂牌,并且总是变着法地生吞活剥。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史海钩沉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