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答南财记者: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推动医养结合服务下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国家卫健委答南财记者: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推动医养结合服务下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贺佳雯 北京报道 2024年5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将医养结合作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扎实深入推进,全力构建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介绍,目前为止,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对数达到了8.7万对,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7800多家,床位达到了200万张,在服务供给方面得到了有效的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王海东说:“我们明确了‘上门服务费’价格政策,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时候,采取‘医疗服务价格+上门服务费’的方式收费,支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开展上门医疗服务。”这提升了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的积极性,确保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可持续性。目前,河南、陕西、福建等省都制定了具体的相关医保政策,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失智、长期卧床、高龄的老年人提供他们迫切需要的上门医疗服务。

发布会上,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我国的农村留守老人比较多,他们对医养结合方面的服务需求也更迫切。 请问,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中,如何将医养结合服务延伸至农村?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人民政府县长张锡峰回应:嘉善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是城乡发展较为均衡的地区之一,得益于这样的发展优势,居家养老已经成为嘉善农村老年人的普遍选择。近年来,嘉善的老龄化程度也是在逐渐加深,全县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13.1万,其中9.2万人在农村养老。为满足他们的健康养老需求,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持续加大投入。嘉善县将医养结合工作作为每年县政府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2018年以来已实施医养项目18个,总投资超过12亿元。特别是将工作触角向镇村延伸,并大力打造毗邻模式,推动全县80%的养老机构与镇街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资源毗邻建设,距离都在500米以内、步行大概在七八分钟,实现了基本的养老就医“不出村、不出镇”。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嘉善县在浙江省率先制定出台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失能失智老年人纳入长护险的保障范围,提供基本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服务。同时,大力推动医养服务下沉,在村养老照料中心等老年人集聚场所设立了巡回医疗点,医护人员每周至少到巡回医疗点服务1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诊疗、配药等服务,年服务量超过13万人次。

三是促进家庭病床、家庭养老床位的“两床融合”。2023年以来,嘉善县逐步推进家庭病床、家庭养老床位的融合,安排家庭医生和养老护理员上门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照料等叠加服务,并将建床费、上门服务费纳入了医保的报销范围。目前,已为456名农村老年人设置家庭养老床位,并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