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是旅行的起点和终点,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相比较以载人为主的客运车站,很多城市里也有不少的货运车站,它们的状态更加僻静与冷门。像在武汉东西湖区汉丹北路附近,就有一座建在工业园里的吴家山站,不同的是,它被茂盛的树林隔绝,不是刻意寻找几乎无法知晓,虽然没有乘客,但它运营得有条不紊,确实非常“另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吴家山站,因为位置僻静,非自驾不可。走城市的三环线在额头湾立交下到东西湖大道,到达幸福村后向南拐进新城二十路,一直走到底,再顺着汉丹北路创辉平安物流园对面的小路进去即是。可以看到,这一片区域,不仅没有公共交通,连一般城区里的小麻木都不存在。主要原因在于,附近全是工业园,白天工人都在各自工业园里工作,晚上,工人下班,这里几乎没有“热闹的人气”,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小街、后街和商业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汉丹北路的物流园过去,看到这边其实也是在发展中。一是工业园的建筑不断建设,工地很多;二是马路对面,是一片人工林,种植了茂盛的紫叶李和香樟树,间接的空地则被周边居民种上了菜圃,四季都有绿色。路面的口子处,开了一条一车道的马路,路面铺了水泥,地势崎岖,辅道上全是泥泞的砂石,看着非常原生。车子开进去,要慢慢走好转弯的角度,还要避免开到辅路上,砂石路面,一不小心,蹦出石头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走了十几米,远离汉丹北路后,前面是一排田地,种上了油菜,四五月份长势正好。从区域面积看,就是以前一个标准的三口之家所占的耕地,被分成了田地和田坎,也有排水的小沟,码放了砖瓦。田地本身很大,因为油菜铺满,收成不错。和油菜区域几乎重叠的是一片香樟树的幼苗,人工种植培育的种子,长了三五年,已经可以移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向前走,路面向东转折90度,前面就是铁路轨道。这边的路况和布局很有意思,一是原有的路面转折90度,但其实原本应该也有一条垂直向前的马路延伸,因为前面铁轨路基下,明显存在着一个涵洞。涵洞的规格很大,出入机动车没问题,但现在被石头堆积,相当于堵死,近马路辅道的地方,又有铁轨的护栏堵住,加了一个保险,完全封锁了曾经的路面。正常走到这里的车,只能慢慢左拐,擦着护栏走,非常考验车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弯之后,路面就是纯粹的直行,远处分明看到了尽头的吴家山站,目测还有数百米。这段路的里程不长,但路面左右区域的布局很复杂,比如左边是茂盛的树林,但又不是完整的树林,因为地势原因,它呈现出凹凸纹理,且与马路之间有一个不明显的水渠隔绝。水渠呈弧形过渡的造型,开始是干涸的斜坡,往前有深沉的水面,铺着落叶,很容易就被忽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之下,马路右边是铁路轨道的护栏,它们几乎擦着路基建设。护栏高度在150cm左右,混凝土浇筑成型,中间有镂空,像是间隔的圆柱体,间隙很大。在护栏上面,还加装了铁丝网,保护力度不可谓不大。从成色看,包括铁丝网在内的护栏完全被风化,铺上了厚厚的灰尘与藤蔓植物,地基处长满杂草,一看就很有年代感。透过护栏看到铁轨,距离仅有一两米,铁轨上的基座辨识清晰,如果有火车过来,必定产生巨大噪音,车体都能清晰识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着这一段路面,很快来到吴家山站。和其他货运车站一样,它的规模并不大,有几栋建筑组成,围墙环绕而去,分成进出的机动车道,院子里的面积不大,但接驳货车、中转车的区域绰绰有余。哪怕是有列车进站出站,车站里也看不到很多人,仅有的工作人员操作机械,行云流水进行,送走车子后,很快就变得安静起来。(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