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位于长江路336路的华浜新村社区食堂准时开门迎客。附近的上班族、出门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买菜路过的居民陆续进来买早点——素包、肉包、烧麦、刀切馒头、营养粥……捕捉生活的温柔,从每天的早餐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社区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龄、独居、纯老家庭的老年人“吃饭难”成为社区居家养老面临的难题。在淞南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统筹安排下,华浜新村淞颐家社区食堂近日开始投入试运营。营业时间为周一至周五 7:00至13:30(双休日和国定节假日暂停营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午10点左右,社区食堂又一次忙碌起来。糖醋排骨、鸡汁百叶包、油豆腐……档口内热气腾腾的饭菜色香味俱全,大家有的结伴同行而来,有的自带家中饭盒前来,有的骑车匆匆赶来,除了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选择15元、20元两款套餐之外,还有特色砂锅、手工馄饨、面条面食满足多种就餐需求。结账时,凭本市敬老卡还可享受6折-8.5折优惠。

陈阿姨居住在华浜新村110号,听闻小区内新开了一家社区食堂,赶紧带着老伴前来“尝尝鲜”。第一次在社区食堂就餐,陈阿姨和老伴都有些好奇:“这个虾看上去烧得不错,个头也大,给我来一份。”她表示平时两人在家吃午饭,基本都是把前一天晚上的饭菜热一下,如今每人只需花费十几元就能吃到两荤一素的新鲜饭菜,真是干净又卫生。“咪道不错,少油少盐,口味清淡,适合我们老年人。”陈阿姨称赞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爷叔,今天想吃点啥?”服务员热情地招呼着光顾的居民,“我们这里用的油是‘金龙鱼’非转基因食用油,肉是‘拾分味道’优质肉,放心吃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社区食堂试营业以来,朱师傅成为了这里的常客。“今天不吃套餐咯,我想吃碗馄饨,再打包个砂锅带回去晚上吃。”朱师傅和服务员说道。朱师傅今年68岁,独自租住在附近的友间公寓,之前在淞南路的社区食堂安顿自己的一日三餐,如今家门口有了社区食堂,他感觉比以前更方便了,台风天下雨天出门吃饭也没那么难了。对于很多独居老人来说,每天吃上一口热乎饭,就是一种幸福。

目前,华浜新村社区食堂共有38个就餐位,崭新的炉灶、消毒柜、餐桌椅等设施,新鲜优质的食材,实惠热乎的饭菜,充分满足了老年人的实际用餐需求。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近年来,淞南镇积极探索“社区+食堂”养老服务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辖区老年群体就餐、助餐问题。接下来,淞南镇将持续推进社区食堂和社区助餐点建设,将便民就餐服务辐射到更多居民区,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将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更多居民的“舌尖”和“心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