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的看法通常是错误的,比如努力这个事,我们从小到大就是接受了“做什么都要努力”的教育,学习要努力,工作要努力,哪怕生病了躺在床上也要努力。

好像不努力就是有错、是罪过一样。

但事实告诉我们,努力只是一种基础条件,努力最多是让你停留在下线附近,无法给你带来更多的回报。

而且很多时候努力都会起反作用,你越是努力,就越失望。

人生在世,不能像几千年的农民一样埋头苦干,这样既所得无几又太过辛苦,徒劳无功才是最悲哀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到中年,“努力”即差!

没有人能违背自然规律,职场上为啥有“35岁危机”的说法呢,就是因为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无论是精力、心力还是体力,都比不上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了。

年轻人可以通宵加班,第二天睡个午觉就恢复精神,中年人往往就跟不上这种节奏了。

在老板、公司看来,我请你来是让你创造价值的,如果你成本高,同样的活儿不如年轻人干得好,那为啥还留你在公司养老呢?

一些中年人不服气,也不服老,非要跟年轻人一样拼命,这样很难。而如果是被“毕业”,那又面临找工作难的尴尬境地,工作是靠努力能找到的吗?

所以很多中年人在走向社会后都会当“个体户”,自己雇佣自己,自己给自己打工,不管是开个小店,还是跑网约车,都是个迫于无奈的路子。哎,这终究是个喜新厌旧、势利的世界。

中年人的出路是什么?

如果你需要赚钱,那你只有依靠自己现有的资源去想办法,生命必须自己去找出路,特别是在低谷的时候,人唯有自己才能指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