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广英,女,笔名安静,河北廊坊固安人。喜欢探索方块字的字形与字义,对字词的造句及临摹情有独钟。1983年发表小小说处女作,现为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廊坊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艺术顾问,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央视CCTV《艺术名家》栏目艺术顾问,《中国军转民》杂志社文化艺术编委,固安县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以行书见长,尤擅榜书。

多幅书法作品刊登在《中华英才》《中国收藏》《文化月刊》《中国书画报》《作家报》《读者》《国防时报》《燕赵老年报》等报纸杂志,两次被《新华网》报道,作品入编《中国书画范例》《中国非遗传承人年鉴》《大国非遗》《中国当代书画家年鉴》等书籍。

多篇文学作品刊登在省市级报刊杂志,并被《中国作家网》收录。代表作品有《雷声》《当清明节遇上疫情》《走丢的爸爸》《“隔离”观察》《静寂的小城》《老杜笑了》《捉拿》《心事》《牡丹之炫》《藏匿的糕点》《晓晓的日记》《王大壮祭父》《偶遇》《抹不去的记忆》《三婶子的幸福生活》《发烧联想》《孩子去哪儿了》等等,多次荣获征文奖并编入年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广英老师的书法独树一帜,炉火纯青。其作品雍容大器,古朴隽永,气势磅礴,意蕴悠长,显示出其娴熟的艺术功底,具备很高的艺术品味。老师的字颇有古风,典雅清秀,刚柔并济,伟茂轩昂,用笔沉着稳健,结体严谨不苟,气度开朗,线条圆浑凝练,把沉稳、精妙、流畅溶于一体,具有神采飞扬之美。

刘广英老师的书法,尤善榜书以行楷作品尤为精妙,她的榜书书法作品,用笔遒健,力透纸背,使转果断,变化多端,逆侧之锋皆能得心应手、驾驭自如,且润燥相间,浓淡适宜,境界当在老辣纷披 与含蓄蕴藉之间如奔如跃,她的行书作品字体大小参差,揖让有致,笔势于恣肆中蕴涵恭谨,章法于散 乱中隐藏妙趣。结构老到,用笔率真,不经意间而霸气存焉。她的行草书致力于洒脱奔放,阵马风檣,气象夺人。其每个字字法严谨,构图新巧,墨气淋滩,雄强老辣,势不可当,颇具冲击力和感染力,用笔达到了一种较为熟练且丰富多彩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刘广英老师的书法作品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作品充满着浑厚的文化底蕴,从中可看出老师的文化修养,有生动飘逸而又舒展效果,结体稳健端庄、笔墨流畅自然;风格多姿多彩。老师的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不仅反映一种书法境界,更有对人生百态的领悟,是后人临摹、学习的对象,希望老师不断创新,再创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品刘广英老师的每幅行草作品,总能感觉其笔线行运,时而刚柔相济,时而急缓相合,墨韵也是尽可能的在变化中赋予抒情表现,并且无论是缓急还是浓枯,其均是有法可循,有韵可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广英老师的行草书更有优势,像李白诗言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作品中有大小、浓淡、长短、方正等等对比,但相对集中,这样的组合形成上面所言的气势。同时,每个字的斜势也为这种气势增加不少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广英老师是一位有着行草书先天禀赋的人物,其对行草书的直觉性敏感和视觉空间的出色把握都说明了这一点,而后天严格临习,更从技术层面深化和巩固了老师的行草书才能,同时也从经典层面对老师的行草书之才作了全面地开拓。进而使老师的行草书在直觉化表现的同时充满丰富的细节,并赋予其游刃于狂放与精谨之间的双重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广英老师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法度的基础上追求奇巧,在书写技艺、篇章布局、形质神等都是值得称道的!愿刘广英老师更上一层楼。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