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一些朋友是否还有印象,以前在老家里或是父母的屋里,不是挂着伟人画像图,就是八骏图,或是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图。很多朋友对十大元帅的排序都挺感兴趣的,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十大元帅排名之中,徐向前和聂荣臻都出身华北野战军,徐帅是第8位,而聂帅则是第9位。要知道,在解放战争期间,徐向前和聂荣臻两人搭班子做搭档,聂荣臻是华北军区的总司令员,徐向前为副司令员,为什么徐帅的排名比聂帅要前一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朋友都说,元帅上榜是看资历和战绩的,单论这一因素聂荣臻比徐向前有优势,但排名却反了过来。

聂荣臻学历比徐向前高。聂荣臻前后两次出国进修,而徐向前在山西省师范学校肄业(未毕业)。聂荣臻在中学阶段因其学校是新式学堂,所以在这里接受到了进步思想,并积极参与五四运动。后来聂荣臻抱着“实业救国”的想法到法国勤工俭学,同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周恩来、刘少奇和邓小平等人。

当时俄国的十月革命成功之后,社会主义思潮极大影响了世界各国,当时在法国的聂荣臻接触到马克思理论后,觉得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后到苏联去进修。徐向前在上过私塾之后,因家中困难就辍学在家务农,父亲见他这样爱学习就托关系送他到书店当学徒,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徐向前在那里接受了新思潮的影响,但因为当时学校校长是阎锡山,对于学生思想管控很严厉,见徐向前如此激进,就直接给他办了清退手续,于是徐向前被退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荣臻入党比徐向前早。1922年中国进步青年在法国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而聂荣臻积极接受新思想还组织几次群众斗争运动,也正式成为其中一员。后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进行改组,改名为中旅欧支部,聂荣臻全心投入革命事业,直接放弃了在法国的学习及以后可能的大好发展机会,1923年,聂荣臻经人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而徐向前先后在山西省师范学校和黄埔军校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1927年经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此可见,聂荣臻入党时间比徐向前早上两年。

聂荣臻在黄埔军校是徐向前的老师。聂荣臻自1925年回到祖国怀抱以后,先是在黄埔军校担任教官,是政治部秘书和政治教官,他和周恩来一道在黄埔军校发展进步青年,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和谈论真正救国救民之道,在黄埔军校中播下了革命萌芽的种子。而那个时候的徐向前,从山西师范学校被退学后,辗转上海等地考入黄埔学校,成为第一期学员,聂荣臻是徐向前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荣臻的参加的战役比徐向前要多些。聂荣臻参与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并在其中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比如南昌起义中动员张大奎军中的2个团起义,在广州起义暂时落入低谷的时候,与叶挺调整方向保存火种。聂荣臻具有极好的政治远见,在土地革命时期,积极支持毛主席的意见开辟根据地,在长征途中掩护中央红军快速渡江转移,更是在遵义会议坚持毛主席主张,为红军主力冲出包围圈开辟道路。

在山西战场,聂荣臻与林联手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战役,率先打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更是取得了八路军抗击日本的第一场重大胜利,打破了日本在中国的不败记录,彻底打击了日本的嚣杂气焰。

在1939年,聂荣臻在自己建立起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军事作战计划部署,抓住日军的防御漏洞,直接击毙日军阿部规秀中将,该人是日本陆军在华高级别的指挥官,该次胜利更是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日情绪。解放战争时期多次派出部队支援东北战场,积极配合辽沈战役,又参与平津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

聂荣臻作为代表之一,积极推行和平解放北平的政策,为解放北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建国后更是任北京市第一任市长。

而徐向前常年生病,参与战役和战斗次数没有聂荣臻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四个理由一说,大家就有些不淡定了,说如果当时参与授勋投票,应该为聂荣臻多给几票。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我党从来不搞国民党论资排辈的那一套,在党内讲究民主,也讲究公平,大事要事都是经过集体决策的。

那我们就来看看,徐向前为什么在十大元帅中排名比聂荣臻要前一名?

一、徐向前在军中威望要比聂荣臻高。

发展力量善带兵,以少胜多创佳绩。徐向前对于带兵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本事,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发展革命,只用了不到2年的功夫,就把黄麻起义留下来的300多人,硬硬生生的发展成一支拥有4万多人的红军队伍,分别拥有2个军的番号,最后整编为红四方面军。

徐向前带着部队,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共组织了四场战役,一共歼灭敌军多达6万多人,差一点还把蒋介石的王牌将军汤恩伯给活捉了。在接下来的反围剿战争中,更是总结了不少优秀的战法和战术,其中有一次采取诱敌战术,用阵地紧缩战法,直接歼灭敌军8万多人,再一次粉碎了蒋介石的围剿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纪轻轻权威重,做首长独当一面。前面说到了他把一个不到300多人的团发展成为红军的一个方面军,而且年仅30出头就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可以说是年纪轻轻就在军中拥有权威。其实徐向前能够独当一面也有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在日常部队管理中,他经常提倡爱兵如子的观念,每一级的军官都要爱惜自己的兄弟子弟兵,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力量去战胜敌人。例如,在打临汾的时候,城门久攻不上,一线的指导员请示徐帅,说要再组织敢死队和突击连进行上墙攻击,但徐帅看着墙高砖厚的防御,不忍士兵白白牺牲,就直接下命改用炸药炸开城墙。

书生儒将打硬仗,战斗冲锋勇在前。红四方面军的战斗风格便是能打硬仗,这都是徐向前一手带出来的军风。每次遇上战斗,徐向前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接收黄麻起义剩下的士兵,并带领打仗,因为手下的兄弟们都是新兵,看着机枪扫过直接低头躲避,而徐向前站着指挥纹丝不动,这直接鼓舞了身边的战士。

在山西的时候,因为身体生病,他就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用6万多人就包围了阎老西的10万多人,仅晋中一战就歼灭了10万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徐向前维护中央团结居功卓越。

徐向前在长征中拨乱反正,反对张国焘,维护团结立奇功。在红军数次反围剿战争中,导致中央红军损失惨重。那个时候,红四方面军发展最好,没有经历太多减员和根据地被吃掉的情况,从最早的300人发展成4万人的大军团,后来茁壮成长成为8万人的集团军。期间,张国焘认为自己的功劳很大,看着中央红军不如以前,思想出现了波动。

当时中央红军几经波折,决策进行两个部队会师,集中力量便于突破围剿。当时张国焘与徐向前主持红四方面军的工作。张国焘接到命令后则是消极应对,甚至开始与中央谈起条件。会师之后,中央决定北上寻找战略空间和重新建立根据地,张国焘拒不执行并执意要带队伍南下,但徐向前则是坚决反对,并数次给张国焘发电报阻止。

张国焘见中央红军仅有2万多人,而自己这边的红四方面军则有8万多人,就计划分裂中央和红军。而徐向前坚决拥护中央北上开辟新根据地的战略和决议,不惜与张国焘“唱反调”搞“对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国焘曾经为了收拾徐向前,就拿徐向前的老婆开刀,把徐向前的老婆抓起来严刑逼供搞所谓徐向前的“黑材料”,结果啥都没捞着,后来为了保密直接将其秘密杀害,而徐向前在外作战对此一无所知。

后来红一方面军开始北上,红四方面军部分人被张国焘误导,准备拦截并向自己的战友开火,得知这一情况后,徐向前赶往现场将事件压制住,让红一方面军速度北上。就是这个时候,徐向前说了“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红军不打红军”的经典话语,最后徐向前促成红四方面北上,避免了内部分裂,维护了团结。

三、数次历史危机时刻,徐向前立场正确

徐向前在黄埔军校读书期间,不仅学习了三民主义,更是受到共产主义的影响和熏陶。后来蒋介石公然背弃人民背叛革命,对共产党人进行清算,在学校以及社会上搞起了白色恐怖,制造一系列血案,但这并没有吓倒徐向前,反而更让他看清了蒋介石虚伪的一面,他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国救民,更加坚定信心跟党走。于是毅然决然申请加入共产党。在我们党第一次危机面前,徐向前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政治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力挺毛泽东,坚决反对张国焘。前面说到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张国焘想要夺权和上位,于是提出一系列不合理要求,妄图推翻中央自己另立。张国焘不仅要求改组中央,安排红四方面的人进行增补,私下放出一些不利中央红军的言论,更是要求对中央路线进行清算,直接将矛头指向毛泽东和朱德。

不管是在拥护中央政策方面,还是站在维护毛泽东的角度,徐向前公开赞成毛泽东的意见,维护中央权威。

基于以上三个主要原因,徐向前的历史功勋被公认要比聂荣臻大一些,我们从建国后任职也能见到一些痕迹,徐向前任总参谋长,而聂荣臻是副参谋长。当然,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分析,如果大家有好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