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传统早夏爱恋季,与当代的520情人节

公历的5月20日,说是网络情人节,但实际上,当时那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已经步入中年或者老年。但是5月20日,却顽强的流行起来,成为了老少皆宜的抒发情感的节日。而且随着时间的沉淀,越发褪除青涩,显出典丽来。比如,丈夫会在5月20日前夕或者当天,给妻子买点礼物。恋人们则选择在这日约会,甚至订婚结婚。520也惠及家中的父母老人,给他们送上一束花。陪他们吃个团圆饭。520也成为人际中的吉利日子,毕竟我爱你,宽泛起来,四海之内,乃至宇宙之内,皆可爱啊。

实际520最初并非是指的5月20日,而是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数字成为吉祥数字的原因,在于随身的电子通讯兴起,比如call机,随身电话,以及互联网兴起后的网络社交,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频繁使用大量的数字。

而关于数字的吉利,中国那是久已有之,上古的天文家,测算星辰日月的运行,观测气候,划分四季,都会用到数字,后来又衍生出各种流派,推崇吉利数字,贯穿了历史和生活。比如三三,九九,九五。有关于时间的,有关于数量的,有关于期望的。关于数字的谐音,也常运用在生活里,比如九,谐音久,比如七,谐音期,比如四,谐音事,比如六,谐音陆或者路。而广东福建人重视八,因为谐音发。

那么在人人拥有数字化通讯的时代,数字更赋予了个性的情感,对方的号码,往往承载着恋人的牵挂和心情。而网络上的沟通,也会使用大量数字,替代繁复的中文输入,以谐音梗存在并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行歌手范晓萱的歌曲《数字恋爱》,诞生在1998年,那正是步入数字时代的早期,从歌词来看,她是随身携带call机。而正是call机上用数字留言更简单,她是这样唱的,520就是我爱你。这当然会让大量拥有call机的年轻人,感到会心。

而随着QQ等社交网络兴起,网恋流行,520也就随之成了网络用语。

而伴随着大量的以网络为沟通媒介的爱情走到现实,5月20日,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表达爱情,见证爱情的重要日子,年轻人扎堆示爱,结婚。

而这种新的风俗,渐次扩展到社交周边,也推动了商业化,广泛化,成为新的表达爱意和祝福的日子。包括并不局限于爱情。因为这个时段,本身也是一年中最好的新夏,是旅游季,社交季。

那么,我在说5月20日这个节日时,开头,用了时光造就了典丽这样的词。

作为一个年轻的节日,我为什么要用典丽呢?在中国的字句中,典,含着经典,郑重,华丽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因为,5月20日,这个时间前后的早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含着夏天盛美爱情和感情的含义。

一,在传统文化中,公历五月,应对农历四月,是传统夏季的开始。此时景明气和,温暖湿润,万木展绿,气候宜人,也是自古婚配的佳期。

上古周朝的“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就是写的初夏时节,在盛开的木槿花的道路上,迎娶新娘回家。而木槿花开,意味着农田麦收,家庭富庶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汉朝之后,石榴引进中国,并大量培植。石榴花开火红,石榴果实多子香甜。所以石榴花,往往比喻青春女子和少妇,象征青春艳美和多子多福。魏晋南北朝,女性在农历四月,石榴花开的季节,去石榴树上,摘取双叶和花朵,悬挂在头上身上,来表达对爱人的忠贞和思念。因为花叶成双。从季节上来讲,晚春,初夏,也是传统婚嫁的高峰期。

三,早夏时期的花卉,多象征感情和爱情的绵延。比如栀子花开,谐音知子。这个季节,男女也常用栀子花,表达爱意,永结同心。当然也扩展到闺蜜和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此时还有传统的母亲节,中国的母亲节,并非一个日子,而是萱草开花的时段。而传统的中国人,献给母亲的,是四月五月的萱草花,以及为母亲助兴的宴席和歌舞。

所以说,农历的四月,公历的五月,传统就是爱情季和表达感情的季节。

而年轻的节日520,恰好是以现代的方式,让人重新审视情感和季节。在流行了几十年后,淬去了浮躁气息,呈现出良辰美景的典丽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代的5月20日,已经是普遍流行的民俗节日,已经不限于网络和年轻人,而基本是各阶层都能表达传递爱意和祝福的日子。

我爱你,在这个节日,可以是男女爱情的表达,也可以是对父母亲人的感恩,也可以是对朋友的祝福。花叶扶苏,人生向上,和谐温馨,是盛大的情感的节日。

而今年的5月20日,恰好是节气小满。岁月有爱,人生常有小圆满,祝福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