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廊坊构建医养康养结合服务体系

优化养老服务模式

幸福“夕阳红” 温馨又从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8日,三河市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老人在休闲聊天。河北日报记者 刘英摄

初夏时节,三河市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几位老年人坐在长椅上,惬意地享受着美好时光。该养护中心目前居住4400多位老年人,其中95%以上为北京籍。

加快布局医养康养产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全覆盖,推动京廊医疗合作,为社区和居家老年人开展医疗服务……近年来,廊坊市聚焦老年人所需所盼,着力构建医养康养结合服务体系,通过将老有所医与老有所养相结合,不断优化养老服务模式,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5日,廊坊市广阳区宏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吉祥老年公寓的老人测量血压。河北日报通讯员 万凯悦摄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全覆盖

5月8日中午,在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食堂,来自北京的郑桂兰老人正和来看望自己的朋友们共进午餐。她告诉记者,住在这里已有5年,医生护士定期上门进行体检,还有保健医师和护理团队提供健康服务,不仅身体得到照料,日常生活也更加便利和充实。“如果身体不适,他们会更加注重护理,寻找最佳治疗方式,并从饮食方面加以调理。”郑桂兰说。

该养护中心经过十几年运营,已探索出“医养康相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设置了宾馆式养护区和家居式养护区,可全程解决自理、介助介护、认知照护和安宁疗护等不同养老养护需求。这里依托完善的医疗养老配套和河北燕达医院的医疗保障,为老年人搭建了“保健医师、综合门诊、三甲医院”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医疗服务保障;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康复理疗服务、生活照料服务以及健康膳食服务。

“老年人在这里可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养护中心副总经理李东辉介绍,不久前,养护中心被评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除了拥有宽敞明亮的宿舍、功能齐全的活动室,提供丰富美味的佳肴以外,很多养老机构想方设法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服务品质。

5月9日上午,香河县大爱书院养老中心歌声阵阵、琴音悠悠。图书馆、活动室、茶艺室、书画室、排练室、棋牌室等各个教室里坐满了“学生”。他们都是老年人,每天按照“课程表”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上课”。“我们的生活别提多充实了,甚至都感觉不出自己是老年人。”北京老人叶桂蓉告诉记者。

“目前,大爱书院养老中心入住老年人近700名,90%以上来自北京。养老中心开设几十种课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文化生活。”大爱书院养老中心总经理肖海霞介绍,养老中心还设置24小时医务室,拥有3000平方米医疗中心,内设内科、化验室、B超室、药房等,满足老年人日常就医,并与多家医院开通绿色通道,遇到突发情况可及时转诊,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据了解,廊坊市62家养老机构全部与医疗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签约医疗机构安排医务人员定期上门为入住老年人开展巡诊,并为入住老年人开通急诊急救绿色通道,保障了老年人就医的及时性。其中,38家养老机构建成医养结合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的61.3%,其中医办养类型5家、养办医类型10家、嵌入式类型21家、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未备案2家,共有医疗型床位2424张、养老型床位11092张。

提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每年1次免费体检,还有4次随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真是太方便了!”5月10日,广阳区宏泰社区居民宋华芳老人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

“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逾5000人。”宏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赵东升介绍,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作用,为社区居家老年人开展医疗服务,并对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患者入户上门,开展医疗保健服务和定期随访。

此外,服务中心还为行动不便和瘫痪在床的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定期上门提供健康体检,并且与辖区3家养老机构签订医养结合协议,形成紧密型的医养结合关系。

近年来,廊坊市深入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不同养老服务需求。该市实施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对社区(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或卫生服务中心(站)改扩建等形式,拓展服务功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满足老年人不同养老服务需求。

在城市养老服务深入社区的同时,农村养老服务也走进乡镇卫生院。在三河市皇庄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正在为老人进行身体检查。该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远程智能监护、健康体检、中医理疗等服务。针对脑卒中后遗症、癌症晚期等失能、半失能和有医疗需求的老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医护人员24小时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照托等服务。

截至目前,廊坊市已建成9家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成14个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为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近10万人次。

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老有所依,更要老有所医。近年来,廊坊市逐步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让老年人就医更便捷、治疗更全面。

5月9日,位于三河市的河北燕达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携手举办大型惠民义诊、大型健康知识讲座、医联体教学查房等活动。来自北京朝阳医院及北京其他医院的13个科室16位专家参与义诊,惠及患者500余人。

“本来打算这几天去北京看病,今天河北燕达医院有北京专家在,我就不用再往北京跑了。”一位居住在燕郊星河皓月小区的老年患者,特地带上影像资料来到燕达医院,找北京专家咨询。

河北燕达医院于2014年与北京朝阳医院签署合作共建协议。目前,燕达医院拥有40个临床学科,已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为惠及更多老年患者,2021年,河北燕达医院成立老年医学科,北京朝阳医院派驻科主任、学科建设顾问,为老年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

走进老年医学科,只见每个病房都已进行适老化改造,配备有无创呼吸机、经鼻高流量呼吸机、动态血压仪、空气波压力泵、排痰仪、红光治疗仪、心电监护中心站等适合老年患者疾病特点的仪器设备。门诊设有独立的诊区、挂号缴费窗口、化验以及功能检查区等,尽量为老年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减少老年人奔波。

去年,该科室还与天坛医院开展老年认知症管理等两项课题的共同研究,并启动天坛·燕达老年认知症全程管理基地建设项目。

“我们将有效推动老年认知症的全程管理服务进程,不断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精细化服务需求,强化老年健康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逐步建立起集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医疗救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日常生活照护等于一体的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河北燕达医院常务院长吴亦鸣说。

“我最近胳膊不太舒服,每周要来进行两次针灸。”5月8日,市民孙美芳老人来到廊坊市安次区医院旁边的京城名医馆廊坊分馆。“这里离家很近,走3分钟就到了。”

“京城名医馆廊坊分馆由北京市鼓楼中医院与安次区医院合作成立,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安次区医院院长胡连军介绍,北京各大医院中医专家、廊坊市中医专家每天出诊,涉及内科、妇科、肿瘤等10多个学科,提供针灸理疗康复等20余项诊疗服务。截至目前,已提供诊疗服务3万余人次。

来源: 河北日报

记者:刘英

编 辑 :韩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