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寻迹盛京】发文《》,探寻了皇姑崇山路的悠久历史,这里走出了东大、辽大等20多所高校,以及省实验等众多知名中小学,还汇集了辽艺、辽歌、辽芭,可谓文脉悠长,底蕴深厚。

但如果要称崇山路为沈阳文脉之宗,恐怕竞争者也不少,文化路就第一个不服,否则文化路就白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文化路横跨和平沈河两区,西起方型广场,东至长青街,其中三好街至万柳塘路一段,为沈阳南一环,恰好与崇山路的北一环相对。冥冥之中,南北文脉之争似乎早已注定。

文化路上也汇聚了多所高校,首先要提的也是东北大学。

1949年,第二次迁回沈阳的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改为沈阳工学院,后又更名为东北工学院,地址就在文化路以南的南湖校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东北工学院又经历了多次院系调整,直至1993年正式复名东北大学。

1997年,东北大学又吸收了位于文化路89号的黄金学院,这所学校也是文化路上历史悠久的高校,可以追溯到1952年创建的沈阳有色金属工业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东北大学还曾负责筹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发首台国产CT机、成立首个大学科技园、中国第一家上市软件企业的东软集团,有中国工业机器人诞生摇篮之称的新松机器人也都是从东北大学走出的知名企业。

2

在文化路西端,除了东北大学,还有沈阳音乐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两所高校。

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是东北音乐专科学校,可以追溯到1938年在延安创建的鲁迅艺术学院。

如今这所学校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音乐艺术院校,走出过不少明星。另外沈阳音乐学院大概也是沈阳最小高校,文化路校区才8万平,算上新校区也才16.4万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迅美术学院,与沈阳音乐学院师出同门,都源自鲁迅艺术学院。1953年,鲁迅艺术学院美术部为基础在沈阳组建东北美术专科学校,后并入了沈阳师范学院的艺术部分,并在1958年正式成立鲁迅美术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迅美术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多学科门类与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美术学府,中国八大美院之一。

再向东,文化路上还有东北唯一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号称“药界小清华”。这也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诞生于1931年的瑞金,是参加过长征的一所大学。

1949年,该校迁入沈阳,接管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药学系,改称东北药学院,此后又吸纳了多所高校的药学专业,在1994年更名为沈阳药科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文化路上也有搬离的高校。比如沈阳建筑大学,其原址就在嘉里城后的建院街上,原名沈阳建筑工程学院,这条街也是因其命名,这里也仍保有建筑大学家属大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沈阳理工大学,原名沈阳工业学院,前身是东北军工专门学校,是一个以武器见长的大学,共和国“兵工七子”之一,原址就是文化路立交桥下的万达广场。

此外,文化路两侧还分布着中科院沈阳分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及辽宁电视台、沈阳广播电视台、沈阳少年宫等文化机构。

3

沈阳文化路有今天的文脉底蕴,是集全市之力的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进入快速发展期,特别在沈阳城南规划“南部文化区”,中心主干就是文化路,大路两侧相继建成了前文所述的高等院校、专业学校、职工住宅以及各类机构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文化路立交桥

当时的文化路,沿线遍植花草树木,宛如沈阳南部一条郁郁葱葱的绿色飘带,而且文化路也是沈阳在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第一条柏油马路,但最终得名文化路还要等到1957年。

如今,沈阳已有60%的文化资源汇聚在文化路这条沈阳新时代的文脉轴线两侧,堪称城市中文化气息最浓郁的地方,也如很多拥有“文化路”的城市一样,沈阳文化路成为代表这座城市不可替代的文化标志。

让世界

看见沈阳

把沈阳的故事讲给世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