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爹,你一路走好。”

冷清的坟地里,一个男人默默哭着,他虔诚地插上两束鲜花,又转头看向身后的中年男子。

“冯先生,我可不可以带些坟前土走?”

中年男人点点头,对于这个要求并不惊讶。他扶了扶架在鼻梁上的眼镜,出言宽慰:“这些年来,舅父他也非常挂念你们的,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始终不能相见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坟前的这个男人,叫作陈若男,自小就生活在台湾省。他与大陆的唯一连接,就是葬在土里的墓主人王金芳了。那么,在这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才让台湾人陈若男千里迢迢来到大陆,仅仅为了带走些许坟前土呢?

1921年,一个名为王金芳的男婴降生在了河北。他家境普通,却从小有个军人梦,在他心中,穿上军服,保家卫国就是最好的人生选择。

但是,一心报国的王金芳却阴差阳错地加入了国民党,参军没几年,国民党就被打得节节败退。老蒋眼见自己的领地一点点消逝,仓皇逃亡宝岛台湾,准备仗着美军的帮助,继续负隅顽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时的王金芳,也早习惯了服从命令,他虽然百般纠结,但还是跟随大部队搭上了前往台湾的轮船。没想到的是,这一走,就是40年。

王金芳到达台湾后,才发现生活环境的天差地别。作为老兵,他没得到什么优待,反倒是贫困交加,每日在对大陆的思念中艰难度日。

好在,偶然一次机会,他见到了曾经一起参军的旧友,陈壁韵。陈壁韵和他不同,被归到了空军部队里,生活条件大大优于王金芳。他不仅在台湾安了家,还和爱人生养抚育了三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的这次见面,给王金芳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抚慰。在他看来,陈壁韵的三个儿女,天真可爱,就像是自己的家人一样亲切。陈壁韵的热情招待,也缓解了王金芳的思乡之情,一来二往,两家人来往得越发频繁。

闲暇之余,王金芳会听陈壁韵的小女儿分享心事,偷偷帮她把丢失的20000台币补齐,还会在陈壁韵的大儿子生病时细心照料。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一点点将王金芳和陈家人的心拉近,变得无话不谈,亲密无间。

但是这一切的轻松愉快,都在1993年戛然而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王金芳破天荒地联系上了远在河北老家的母亲和妹妹。母亲和妹妹尚且健在,并且都很想念远在千里之外的王金芳。看见母亲和妹妹的亲笔信,王金芳激动得老泪纵横。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回到河北老家,和母亲妹妹团聚。

得知这个消息,陈家的三个孩子都非常失落,他们无比希望干爹王金芳能留下,但是劝了许久,都不能挽留王金芳。无奈之下,王金芳洗了两份照片,一份给陈家人,一份留给自己。他带着对陈家人的记忆,踏上了返回大陆的轮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王金芳也始终和陈家人保持着书信联系,直到2006年。自这一年后,王金芳就再也没来过信,陈家的三个孩子心里奇怪,也无比担心自己的干爹。终于,老大陈若男下定决心,前往大陆寻找王金芳。

当他真的到达王金芳老家河北后,接待他的,却是王金芳的侄子冯俊京。谈起缘由,冯俊京也有些唏嘘:“舅父他2006年就去世了,但是他在世的那些年,一直都很想念你们,嘴里时常都念叨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闻言,陈若男哭了,“谢谢你,干爹,感谢你这些年的照拂和帮助,真的非常感谢。”说完,他默默带走了三勺坟前土,一个动人的故事也就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