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热线连接基层群众和职能部门,一张工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松江区新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把接诉即办作为检验群众工作基本功的“放大镜”,把市民关心的市容环境秩序工作作为托举起群众的“微幸福”,不断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服务”治“堵”

“新育路、长兴路上有占道设摊现象,麻烦城管尽快来处理。”接诉后,执法队员赶到现场,积极与流动摊贩进行沟通交流,根据流动摊贩的实际情况,提供服务与帮助。“生意这么好,更应该租一个固定商铺,才能吸引来常客呀。”以教育为主,执法队员现场劝离妨碍交通的摊点,说服引导摊贩到合理规范的区域开展经营活动。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执法队员通过“柔性执法”,获得摊贩的理解、支持并配合市容管理工作,让管理更有“人情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地气”守“线”

陈春公路上的部分餐饮店被投诉存在跨门经营现象,执法队员采用“唠嗑式”执法,守好文明门槛线。除了几家包子店,其中有一家餐饮店主营午晚餐,同时在清晨时于店外摆放早餐售卖,店主是老年人。“大爷,除了招牌黄焖鸡还卖早餐呀,你这是餐饮‘突围’模式,生意头脑杠杠的。”执法队员乐呵呵地跟大爷打招呼,“但是也不能‘突围’门槛,我们之前可是划过文明‘门槛线’的。”通过这种人性化执法,和年纪较大的经营者“把话说开、说明白”,执法队员讲明了利害关系,争取到了当事人的理解与配合,主被投诉的几户商家很快就将跨门的桌椅搬回店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零距离”解“惑”

接到市民投诉,明中路上某沿街店铺在门口人行道上晾晒鞋子,整个鞋架放置在非机动车辆停车区域内,方便了自己却给城市市容带来负面影响。执法队员告知被投诉商家,乱晾晒属于违法行为,要求当事店员履行“门前五包”责任。沟通中得知,该店员本月新入职,门店还没有对她开展“门前五包”培训。执法队员立即向她全面地解释了包洁化、包秩序、包立面、包文明、包绿化责任,指明责任区域范围。“还好有你们耐心指导”店员感觉十分暖心,主动将物品重新收入店内并表示“点赞”。执法队员表示,今后如果有需要,可以拨打中队热线咨询。

群众的满意是新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最大的追求。下一步,将继续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理念,以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务守护城区“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