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群 5月20日,中国债券信息网发布的《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文件》显示,南京银行将发行200亿元金融债券,旨在优化中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结构,增加稳定中长期负债来源并支持中长期资产业务的开展。

本次债券期限为3年期,簿记建档日定于5月23日,发行期限为2024年5月23日至2024年5月27日,共3个工作日。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行计划赋予南京银行灵活的增发权利,若市场需求强劲,即全场申购倍数(全场申购量/基本发行规模)不低于1.4,则南京银行有权在基础发行规模之外,额外发行不超过60亿元的债券;反之则维持原定的200亿规模不变。

根据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诚信国际”)的综合评定,南京银行的主体信用等级及本次债券的信用等级均为AAA。

今年,已有北京银行、徽商银行等城商行发行金融债券,其中北京银行已经成功发行了3期金融债券,合计规模为370亿元;徽商银行发行了1期金融债券,规模为150亿元。

作为江苏省内领先的地方法人银行,南京银行近年来在本土市场深耕细作,截至2023年末,南京地区和江苏地区(除南京地区)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27.95%和58.07%。同时,南京银行还通过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及村镇银行,不断拓宽服务网络,强化跨区域经营能力。至2023年末,该行在长三角(不含江苏)和其他地区的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9.85%和4.13%。

中诚信国际发布的信用评级报告认为,南京银行在资产规模方面位列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前列,其在国家金融体系中扮演着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角色,并获得了政府的有力支持。该行的业务主要分布在经济综合实力较强的长三角地区,这一区域的发达经济和健全的信用环境为南京银行提供了良好的运营条件。南京银行的股权结构合理,且具备多元化的资本补充途径。在公司银行业务领域,南京银行展现出一定的竞争力;零售业务稳步发展,资金业务和同业业务具有领先优势,各项业务稳步增长。同时,南京银行加大了对不良贷款的核销和处置力度,资产质量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3年末,南京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8.6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0%,处于同业较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该行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对公贷款且以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为主。为稳定资产质量,南京银行重点管控大额问题资产,强化资产质量考核与问责管理,通过清收、核销、债权转让等多种方式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2023年,南京银行核销不良贷款78.63亿元,同比增加10.51亿元。

上述信用评级报告显示,南京银行拥有多样化的资本补充渠道,包括利润留存在内的多种方式。2021年6月,南京银行发行了总额为200亿元可转换债券,截至2023年末,已有33.83亿元转股。2023年南京银行主要通过利润留存来补充资本。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资本消耗持续增加,导致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

上述信用评级报告指出,未来需持续关注业务发展对南京银行资本状况的影响。截至2023年末,南京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40%和9.39%,与上一年末相比,分别下降了0.64个百分点和0.34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尽管南京银行在资本补充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但业务扩张带来的资本消耗对其资本充足率产生了一定影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群经济观察报部门主任

金融市场研究院主任
主要关注银行、信托、fintech领域市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