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山范水,蔚然成风,古代文人墨客往往将身世之感慨融入山情水意,幅短神遥,隽永有味。

诗句主要涵盖了自然景色描绘、人生哲理抒发和隐逸情怀。

它们寄托了人生失意的落寞与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何人无事,宴坐空山。

——宋·苏轼《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

空山静寂,何人悠然独坐?宴心于无为之间,唯见群峰环绕,仿佛与世相忘。此句以超脱之态描绘了诗人身处空灵山水间的恬淡心境,寄寓了对自然和谐、内心宁静的深深向往。

2.

引手摘星辰,云气扑衣如湿。

——清·周之琦《好事近》

手欲摘星辰之际,云雾如湿气般扑面而来,仿佛触手可及的浩渺宇宙与凡尘交织。诗人借此举喻人生追求理想的高度与现实的亲近,诗画之中展现了一种豪情壮志与梦幻交融的意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梦里有时身化鹤,人间无数草为萤。

——宋·张元干《浣溪沙》

梦中身化白鹤,自由翱翔天地间;而世间万物繁复,亦如无数草丛中的萤火闪烁。这句词以梦幻和现实对比,勾勒出个体生命在幻境与实境中的流转变化,揭示了生活如梦似幻的本质。

4.

风荐荷香翦翦,月行竹影徐徐。

——宋·邓肃《西江月》

风儿轻轻吹送着荷叶清香,月光下的竹影徐徐移动,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词句将风荷、月竹巧妙融合,营造出清凉宜人的夏夜意境,表达了诗人沉浸于大自然中的闲适与陶醉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对坐空山天籁寂,满林花雨月明中。

——明·徐熥《与瀚公宿绿玉斋》

寂寥空山中,两人相对无言,只听见天籁般的寂静;满林花雨飘落,在明亮的月色中,犹如仙境。此景致展示了与友人共赏月下美景的高雅情趣,以及对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渴望。

6.

一夜冷香清入梦,野梅千树月明村。

——宋·陈天锡《野梅》

一夜清冷,暗香浮动入梦乡,原野上数千树野梅花,在皎洁月光下犹如繁星点点照亮村舍。诗句将野梅与月色交织,传递出一种孤高清逸之美,令人遥想那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寒夜幽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

庭下阴苔未教扫,榴花红落点青苍。

——宋·梅尧臣《依韵和永叔景灵致斋见怀》

庭院青苔未扫,任其生长蔓延,映衬着石榴花红艳纷飞、点染苍翠大地的画面。这一场景生动展现了初夏时节的生机盎然与岁月静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独特审美与体悟。

8.

露下诸天孤月白,云归大壑万峰青。

——清·吴绮《来青轩坐月》

孤月当空,万籁俱寂,露珠洒落诸天;云雾散去,大壑之内层峦叠嶂皆显青翠。此句以明净的月夜和峻秀的山川为背景,表达出诗人坐观天地间动静变化时内心的澄澈与广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

风生竹夜窗间卧,月照松时台上行。

——唐·白居易《七言十二句赠驾部...》

夜深人静,竹影摇曳窗前,凉风吹过带来清新的气息;月光照亮松枝之时,独自漫步台上,沉浸在宁静的月色与松涛声中。此处以风竹、月松构建出一个极具诗意的夜晚景象,凸显了诗人独立而不孤独的高洁品质。

10.

野火青山隐隐,渔歌绿水迢迢。

——明·文徵明《风入松·行春桥望月》

远处青山野火若隐若现,近处绿水之上渔歌悠扬。此画面通过“野火”与“青山”的对照、“渔歌”与“绿水”的呼应,形成一幅富有动态美感的江南水乡夜景,表现了诗人游走于现实与想象之间的美妙情感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

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清·何绍基《慈仁寺荷花池》

深夜人散,万籁俱寂之际,想象那一片湖面之上,萤火虫的微光比星子更繁密闪烁。诗人以诗意笔触勾勒出夏夜荷塘的独特景象,暗喻生活中的平凡之美在宁静时分更显璀璨。

12.

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元·赵孟頫《渔父词二首》

山峦翠绿如画,酒香甘醇似油,在醉眼朦胧中看山,仿佛能随心所欲地领悟百态自由之境。此句以生动而独特的视角表达了饮酒赏景、物我两忘的闲适心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

世外不生尘土梦,山中共息水云身。

——明·倪谦《草堂归隐为大觉住持渶性源澜性海赋》

红尘纷扰之外不再滋生尘世之梦,深山之中与水云相伴,身心得以栖息。诗人描绘了一种远离世俗喧嚣,归隐山林的恬淡生活状态,体现了对纯净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14.

柳外碧连天,漾翠纹渐平,低蘸云影。

——宋·王沂孙《南浦·其二》

柳树之外碧空连天,湖面上漾动着翡翠般的涟漪渐趋平静,低垂处倒映着飘渺的云影。这句词营造了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风光,寓含着作者对于自然和谐与静美时光的深深眷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若有洛阳亲友问起,便告诉他们,我的心如同一片冰清玉洁的存在于玉壶之中。诗人以此表达自己高洁的人格操守和对友人的忠诚托付,意蕴深远,清新脱俗。

16.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宋·程颢《春日偶成》

临近午时,天空云淡风轻,诗人傍花依柳漫步在春色盎然的川边。世人未能理解他内心的喜悦,误以为他在效仿少年偷闲游荡。诗句展现了一幅春日悠闲画卷,传达了诗人乐享自然、超脱世俗的情感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元·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山中岁月悠长,何等惬意之事?取松花酿制美酒,用春水烹煮香茶。这一句将山居生活化作酿酒煎茶的诗意细节,道出了隐逸者怡然自得、与自然共生的生活情趣。

18.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明亮的月光照耀在松林间,清澈的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此景描绘出一幅幽静雅致的秋夜山水图,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又寄寓了诗人向往恬静自然、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

19.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潮携带着雨水在傍晚来临时显得格外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小舟自在横泊。画面充满了寂静与生机,寓意着即使在孤寂无闻之处,生命的律动依然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五代十国·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长夜漫漫,思绪难眠,数声更鼓伴随着月光悄悄洒进窗帘。诗人以月夜无法安睡的情景抒发深深的孤独与愁绪,烘托出一种凄美而又引人共鸣的意境。

21.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五代十国·李煜《忆江南》

车马络绎不绝,犹如流水行云;人群熙攘欢愉,恰逢花好月圆春风暖。此句生动展现了繁华都市的热闹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时节的珍惜与留恋。

22.

山光黛浮,帘波月流。

——清·赵我佩《醉太平·西湖泛月》

山色如黛,月光下泛起淡淡的水墨韵味;波纹轻轻摇曳,仿佛月华流淌在湖面上。诗人借西湖月下美景,呈现了一幅流动而静谧的水墨画,富有诗意与哲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3.

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

——宋·刘过《念奴娇·留别辛稼轩》

在多景楼前,垂虹亭下,诗人枕着秋雨入眠,一任思绪沉浸在秋天的韵律之中。此句形象描绘出诗人离别好友后独处时的心境,将自然景致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尽显离愁别绪。

24.

桥上水光浮雪。桥下柳阴遮月。

——宋·李石《如梦令·桥上水光浮雪》

桥上的水面仿佛漂浮着皑皑白雪,桥下的柳荫则遮掩着皎洁的月光。诗句通过桥上桥下的对比,创造了一种上下相映、动静结合的唯美画面,表现了冬日月夜的静谧与秀美。

25.

染云为柳叶,剪水作梨花。

——宋·王安石《染云》

诗人将云彩比喻为柳叶般青翠,将流水比拟为梨花般洁白。这两句形象展示了自然界的色彩与形态变化,富含想象力,体现诗人对大自然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力与诗意表达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