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这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雄踞湖南省南大门,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近年来,衡阳市抢抓发展机遇,在工业转型升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改造、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磅礴气势。2024年,衡阳市有望迎来经济大爆发,成为湖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一匹黑马城市。

一、区位交通优势凸显,现代立体交通网加快构建

衡阳市地处湖南省中南部,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随着近年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衡阳区位交通优势日益彰显。

在铁路方面,京广高铁、沪昆高铁在衡阳交会,使其成为中国"米"字型高铁网中部最重要的节点城市之一。今年4月,时速350公里的长沙至衡阳段高铁开通运营,衡阳到长沙仅需40分钟。在公路方面,衡阳是我国重要的公路运输枢纽,境内有京港澳、长张、二广等多条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也四通八达。107、322、356等国道成为连接周边地区的重要通道。目前,衡阳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衡阳港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港口,可将衡阳工业制成品通过水路运输至长江流域。南岳机场的建成使用,使衡阳成为湖南继长沙、张家界之后第三个拥有民航机场的城市。目前,南岳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0多个主要城市的航线。

随着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加快构建,衡阳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支点,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成型,为衡阳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衡阳市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有色金属冶炼、核工业、电工电器制造等传统产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近年来,衡阳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工业经济迈向中高端。

在"555"工程引领下,衡阳市集中力量打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通过增资扩产、企业重组等方式,衡阳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异军突起,打造了华联衡山铅业、鑫汇联衡阳铝业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强势崛起,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一批本土企业跻身全球行业前列。

衡阳还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去年12月,中国首个核技术应用特色高新区在衡阳获批,高端医疗装备、新兴核材料等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管齐下",衡阳工业经济焕发勃勃生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加快形成,正加速迈向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城市。

三、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衡字号"特色农产品叫响全国

衡阳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农业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众多。近年来,衡阳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之路,"衡字号"农产品加快走向全国。

衡阳以畜牧、油茶、蔬菜、水果等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了一大批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基地。南岳黄桃、常宁砂糖橘、衡山铜色蜜柚、衡南罗汉果等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衡阳特产。雁峰区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成为湖南旅游康养度假的一张新名片。

衡阳还坚持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打造了一批以农耕文化、田园风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发展乡村民宿、休闲农庄,将传统农业变为"观光农业"、将看得见的风景变成"吃得着的美味"。2022年,衡阳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指数位居全省第2。

农业产业化的纵深推进,衡阳正成为承接长株潭农产品加工、供应、休闲体验的重要腹地。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格局正加快形成,为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宜居宜业宜游水平持续提升

近年来,衡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加快迈向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

衡阳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和微改造,高标准打造了一批城市道路、街巷公园、文化广场,新增绿地360余公顷,建成区面积突破100平方公里。耒水、蒸水、湘江沿线33公里岸线、14个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滨水城市新画卷徐徐展开。

与此同时,衡阳市还实施了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一大批民生工程,新增学位3万个、床位1万张,新建了一批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全国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一大批国字号品牌接踵而至,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

去年,衡阳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文旅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文旅产业成为衡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昔日的"康衢古郡"正焕发勃勃生机,一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城正在衡阳大地崛起。

五、人文软实力显著增强,历史文化传承焕发新时代光彩

衡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衡阳深入挖掘、创新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城市文化品位和软实力显著增强。

一方面,衡阳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对南岳忠烈祠、南岳大庙、阳山碑材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修缮加固;启动石鼓书院、蒸水书院、何叔衡故居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开发,让城市留住记忆、留住根。

另一方面,衡阳还创新打造富有湖湘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旅项目。大型实景演出《祁东傩戏》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何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以南岳衡山为龙头,洣水风光带、高桥古村落等为支撑的山水人文游深受市民和游客青睐。

与此同时,衡阳还壮大发展文化产业。制定出台文化产业"10大工程",开工建设影视文化城、演艺中心等一批文化设施,形成了造极文化、松雅堂等一大批叫得响的文化品牌。衡阳连续多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书香城市""中国诗词之城",城市人文魅力和软实力不断彰显。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衡阳不断推动文化传承创新,让沉睡的文化资源"活"起来,在增强城市文化自信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衡阳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在区位交通、产业发展、城市更新、文化传承等多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衡阳正加快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文化中心,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和竞争力。2024年,衡阳有望迎来经济大爆发,成为引领湖南乃至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高地。作为一匹正在崛起的"黑马城市",衡阳正以"雁城"的非凡气势和磅礴之力,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活力、更加出彩的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