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紧依黄河,不仅将沿途美景带出深山,更改变了沿线地区的发展面貌。今天的《文化中国行·行走美丽中国》专栏我们来到“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县段,看看这条旅游路、生态路、致富路的新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县段起点位于临县与兴县县界处,主线全长97.151公里,途经八堡乡、克虎镇、兔坂镇、曲峪镇、丛罗峪镇、碛口镇,终点接柳林县界。其中,生态绿道全长21.997公里,共设有4处驿站,将碛口古镇、高家塔东渡黄河纪念碑、黄河水蚀浮雕、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等景区景点串点成带。这一站,我们就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碛口古镇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出像】主持人 王少晗: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一路向北行驶,我们发现了一座黄河岸边的宝藏小镇。碛口古镇有着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称,明清时期,黄河上游来的所有商船都要在这里停泊,由水运改为陆运,因此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商贸重镇和水陆交通枢纽。而如今,这里依旧热闹非凡,厚重的晋商文化和美丽的黄河景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游客 叶明辉:我从马来西亚过来的。上一站我们从老牛湾来的,就是黄河和长城握手的地方。今天来碛口,玩得很开心、很尽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游客 李启德:我是从香港来的,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非常好,感觉非常有韵味,跟其它一些现代化的古城感觉不一样,非常值得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此相约黄河、徜徉古镇。古老的码头和流淌的黄河水记载着这里当年的盛景,而旁边的小镇则延续着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店主 白豆豆:去年回了老家开了两家咖啡店,我觉得年轻人要有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因为我们是黄河儿女,所以我们给店取名为《黄闯闯与何创创》,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黄河儿女要有敢闯敢创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托“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县在发展乡村旅游、丰富业态上持续发力,构建起晋陕黄河流域风光带、古镇古村体验区、黄土地貌展示区等全新旅游布局。还重点打造了李家山、西湾、寨子山、前青塘、孙家沟等乡村旅游名村,让乡村绽放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了美景,必须品尝当地的美食,要说近几年临县的明星产品,非青塘粽子莫属。一颗小小的青塘粽子,集合了前青塘村农产品的“精华”,首先是拥有700年种植历史的千亩芦苇种植基地,还有产自本地的江米,大黄米作为原料,再加上临县黄河滩枣加工制成的蜜浸大枣,最后再绑上粽香来源的秘密武器马莲草。粽叶香、米香、马莲香、枣香四味融于一体,让青塘粽子赢得了市场、闯出了名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女工 李小利:我是附近村的,包一个粽子0.25元,我一天能包1000多个,一天能挣200多块钱。在家门口能挣得不少,感觉日子过得挺红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临县青塘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新勤:现在青塘粽子产业已被评为市级的重点专业镇,全村大部分人都参与到了这个产业当中。目前有大小公司作坊145家,还吸纳了全县3600多人在我们村就业。去年的年产值1.5个亿,今年我们预计突破2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里产业有了、村民腰包鼓了。靠着青塘粽子这块招牌,前青塘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更有动力。如今,漫步于前青塘村,不仅可以品尝美味的粽子,还能够感受水上游船、农家乐等休闲娱乐板块带来的无限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游客 熊凡影:这边环境非常好,过来可以摘草莓,还有青塘的粽子特别甜、特别好吃。感觉这里越来越好、越来越现代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如今,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文化底蕴,一幅沿黄生态美景和古村镇文旅融合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临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 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李鑫:临县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的旅游胜地。这里既有古老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又有秀美的山川和独特的民俗。临县是一块红色热土,游客可以参观旧址、了解历史背景、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如果你正在计划一次旅行,不妨考虑来临县走一走、看一看,感受这里的独特魅力。记者:张德金 宋东东(临县台)

来源:吕梁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