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检查非常重要,通过检测相关指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乙肝五项检查的常见组合及结果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一.乙肝五项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乙肝五项检查主要检测以下5个指标:

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检测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anti-HBs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 检测是否具有乙型肝炎的免疫力

HBeAg (乙型肝炎e抗原) - 检测病毒活跃程度

anti-HBe (乙型肝炎e抗体) - 检测病毒复制情况

anti-HBc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 检测既往是否感染过乙型肝炎

二.常见结果及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大三阳(135阳性)

大三阳”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描述,涵盖了三种乙肝抗原阳性,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原。这种状态通常表示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且传染性较强。然而,是否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还需要结合肝功能检测情况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因此,可以说大三阳并不一定意味着病情严重。

2、小三阳(145阳性)

小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原阳性。这种情况下的病毒通常处于静止状态,不需要治疗,对健康的影响也较小。然而,对于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如果肝功能检查异常且病情持续进展,就需要引起警惕。因此,小三阳并不一定意味着病情较轻。

3、大二阳(13阳性)

大二阳是一种特殊的状态,指的是急性乙肝的早期阶段。这个阶段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同时肝脏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症状明显,患者需要对此保持警惕,并尽快接受治疗。

4、小二阳(15阳性)

小二阳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状况,介于大三阳和小三阳之间。随着病情的发展和治疗的进程,小二阳有可能转变为小三阳,也有可能变成大三阳。因此,小二阳的状态需要密切关注,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245阳性

这说明个体已在过去的某段时间里抵抗了乙肝病毒的感染,现在正处于恢复期,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力。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尤其是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在接触病毒的过程中有可能会自然产生抗体,通常会表现为这种情况。此外,一些人在接种疫苗后,又接触到了病毒,也可能出现“245阳性”的结果。

6、人体内的所有乙肝病毒指标均为阴性。这表明身体没有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也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体内没有抗体。这种情况在健康人群中很常见,他们没有接触过病毒,也没有接种过疫苗,因此体内没有抗体。

7、二阳

这说明个体已经产生了抗体,对抗乙肝病毒的感染。如果抗体水平超过100以上,则具有足够的保护作用,无需再接种乙肝疫苗。如果抗体水平在10-100之间,可能需要打一下加强针。如果抗体水平低于10,则需要按照标准接种乙肝疫苗。不过请注意,尽管第二项抗体是保护性抗体,但其他几项指标阴性时也说明身体可能处于免疫耐受期,这种情况下建议定期复查。

乙型肝炎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及时进行乙肝五项检查非常重要。通过检查结果可以全面了解个人的感染状态和免疫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大家一定要定期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保护好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