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甬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5月21日,中华海洋文明探源采访小组在井头山遗址采访时了解到,井头山考古队在二期发掘的前期工作中,从最浅的贝壳堆积层里,发现了一座小型墓葬,出土了一具儿童骨骸。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告诉记者,根据地层深度和测年数据判断,墓葬距今8000年以上,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沿海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一座先民墓葬。

井头山遗址出土的一具儿童骨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井头山遗址出土的一具儿童骨骸

据悉,井头山遗址于2013年被发现,2019年开始考古发掘,2020年发布考古成果,被确认为中国沿海历史最久、埋藏最深的海岸贝丘遗址。

考古发掘出了大量井头山先民适应海洋、利用海洋的实物证据,充分证明井头山遗址是中华海洋文明的重要发源地。2021年4月,井头山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22年6月经批准启动了第二期发掘。

发掘初期,主要清理青灰色淤泥层,出土了贝壳、陶片、骨头、石器和树根等丰富的遗物,其中发现了一座小型墓葬。墓葬中有一具遗骸,体长约70厘米,是一个早夭的儿童。

井头山遗址出土的一具儿童骨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井头山遗址出土的一具儿童骨骸

孙国平说,这是井头山遗址的又一重要发现,对研究中国沿海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人群迁徙、扩散和交流,以及对西太平洋地区远古文化的形成过程有重要意义。

记者看到,在遗骸边上还有陶器、石器和动物骨头等随葬品,可见先民已形成了灵魂不灭的朴素精神信仰和原始宗教观念。

井头山遗址出土的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井头山遗址出土的文物

为了更好地保护井头山二期发掘区内逐步露出的保存很好的丰富有机质遗物,当地文物部门正在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意见,在二期发掘基坑上方加紧建造保护顶棚,适时申请开展第二期正式发掘。

孙国平告诉记者,近年来的综合研究发现,井头山人创造了一系列适应当时生产力条件和沿海自然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在简易的生产力条件下,劈波斩浪,向海图强,体现出了高超的生存智慧、生产技术和战天斗地的不屈精神。

资料图:孙国平(右)向记者介绍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孙国平(右)向记者介绍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据了解,宁波市和余姚市两级政府正在以井头山遗址、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和鲻山遗址为核心对象积极建设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井头山遗址航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井头山遗址航拍

还有专家建议,以井头山遗址、河姆渡遗址为龙头,整合宁波地区古宁波湾北纬30度线两侧众多史前文化遗址,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力打造海洋生业文明和稻作农耕文明交相辉映、相辅相成的宁波样本、浙江模式,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提供文化根基和文化自信之源。

 罕见!宁波又有重大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罕见!宁波又有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