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2日消息(记者 阮修星)5月22日,在北京市“两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朝阳区副区长张冠彬介绍,朝阳区大力推进国际化招商,今年以来,通过举办2024年科技创新发展大会、2024亚非贸易投资合作圆桌会等系列活动,打造朝阳“两区”名片。截至4月底,朝阳区“两区”新增入库项目470个,落地项目251个,两项指标均居全市各区之首;其中,新增入库外资项目82个,排名全市第一;落地外资项目37个,排名全市第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阮修星 摄)

张冠彬介绍,今年以来,朝阳区加速落实《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在全市率先出台朝阳区示范区2.0方案,推动形成一批引领性成果。

在数字经济领域,针对互联网3.0、数据要素、数字医疗等产业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启动建设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设立朝阳区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搭建光场采集、XR虚实互动、数字人存证三大共性技术平台。依托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成立全市首个服务数据跨境市场的实体窗口——北京CBD跨国企业数据流通服务中心,推动形成全链条的数据流通交易服务生态。

在商务服务领域,出台《关于朝阳区高质量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的意见》,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出口联盟,发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海外发展实用指南和人力资源服务贸易特色金融产品。成功实现全市首笔外资企业数字人民币大额缴税。培育全国首个知识产权管理国际标准。

在司法服务领域,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制定朝阳区2024至2025年推进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积极引进境外知名国际仲裁业务机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朝知云调解平台”,设立“云工作站”,在8家园区开展定期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实现便利解纷、规则指引、风险预警、法律支持四大保障。

在贸易便利化领域,开创贸易数字化合作新模式,落地首个中国—新加坡真实贸易场景的全环节数字化实单试点。改善海关检验监管模式,对获得AEO(经认证的经营者)及高新企业认证的企业,实行“合格保证+符合性验证”检验监管,检验时间由半天压缩至5分钟。

在国际化政务服务领域,率先在全市实现外国自然人、香港非自然人投资主体登记业务全程网办,落地全市首家依托《海牙公约》简化公文跨境流转流程、办理登记业务的外资企业。改善政务服务中心国际语言环境,建设56个外语服务窗口。大力优化支付服务,目前朝阳区3453家重点商户外卡POS机覆盖率升至97.5%,外国人支付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在医疗健康领域,建成区域医疗大数据平台,采集248家医疗机构、120多个系统、94.67亿行数据,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档案等数据库,实现区内医疗数据互联互通。

张冠彬介绍,朝阳区将以推动市区两级示范区2.0方案任务落地为抓手,深入实施“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在数据跨境、增值电信、保税物流、国际商事仲裁、国际收支便利化等领域开展更大力度先行先试,推动创新政策和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全面提升朝阳“两区”建设水平,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