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不久,美国USCIS最新公布的H-1B抽签结果让不少海外学子信心大增。在2024年正式实施“一人一抽”政策后,申请人无论收到几个工作offer都只有一次注册机会,注册数量与实际申请人数量匹配,这既可以避免个别人通过增加offer发放数量进行不正当竞争,也使得想要在美国工作的外籍人士拥有了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

不仅是美国,当前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吸引高水平外籍人士就业,不少国家或地区的高校也在积极为国际生提供就业支持,那么他们大多都采用了什么方式帮助留学生就业呢?

提供带薪实习机会

很多国家都会给留学生提供带薪实习机会,让他们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又能提前积累工作经验,早日告别“职场萌新”的状态。

由加拿大政府牵头和很多知名企业合作,很多高校的专业都有CO-OP“带薪实习项目”。比如滑铁卢大学作为CO-OP项目的开创者,已经与7100多家雇主企业合作,其中不乏谷歌、微软、加拿大五大银行等北美知名企业。

澳大利亚的大部分高校也会为学生提供实习课程,例如,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就为学生提供了诸多实习相关的选项,专业实习可以提供6或12个月带薪的全职工作,学生可同时获取学分和专业技能,并为日后工作打好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享丰富就业资源

除了带薪实习机会,学校还提供其他就业服务帮助国际学生找到心仪的工作机会。

通常情况下学校的Career Service/Career Center(就业服务中心)会帮助在校学生修改简历、写求职信、提供面试方培训,部分学校的网站还会推出专门针对国际学生的项目,例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就专为国际学生推荐工作机会,提供相关建议和可利用校友和导师资源。国际学生也可以多多关注并参加学校或学院举办的企业宣讲会、求职酒会等活动积累人脉。

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不少海外高校的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也是一个求职途径。这些本着服务中国留学生的原则而成立的联合会,经常会发布人才招聘会、职业宣讲会、论坛等研讨和交流信息。多多浏览相关信息,积攒一些社交人脉,说不定就能碰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此外,有的教授可能会帮忙写推荐信,而一份含金量高的推荐信,也可以对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助力。如果赶上某位教授直接与业界有联系,而你恰好又跟这个教授关系还不错,那么请他来帮你介绍工作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逐渐宽松的签证政策

海外国家的工作签证一般分为无条件和有条件两种。无条件工作签证是指国际学生无须找到工作,只要申请即可获得的签证;而有条件工作签证一般要求国际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并有雇主担保才可以进行申请。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欧洲部分国家,可以说是发放无条件工作签证的代表性国家。这些国家都对国际学生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就业政策,国际学生可以在未找到工作的情况下,根据学历的不同获得不同期限的工作签证一般在1~4年。

日本、韩国等国家为了方便留学生在当地找工作,也会给予留学生6个月到1年的实习签证作为缓冲,留学生一旦找到正式工作并由雇主申请或担保即可获得工作签证。此外,以美国为首实行比较严格的工作签证政策的国家也有了松动的趋势。

整体来看,海外各国对于留学生在当地找工作这件事还是比较支持的。不论是政府机构、高校,还是教授个人都会为优秀的留学生保驾护航。但前提还是需要留学生在海外就读期间,学会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以及可能的社会资源,抓住合适的机会为毕业后的发展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计划暂时留在海外积累工作经验,还是打算直接回国就业,周成刚老师在他的新书《100个答案:写给中国家庭的国际教育行动指南》中都给予了不少值得借鉴的建议,以上内容也大多来自于这本书中。除就业相关的问题外,这本小红书中也涵盖了很多关于国际教育的常见问题解答,这些答案都是周老师从多年实践经验中总结的精华。无论你是否已经有让孩子接受国际教育的打算,相信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