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由AI生成

“个贷不良资产处置的圈子原来很小,只有十几家机构,现在我们这一波行业老人常常自我调侃,已经被时代抛弃了。“

一位资深个贷不良资产处置从业者向钛媒体App描述了近年来的市场变化:资产包的转让已经从场外基本转移至场内银登中心(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地方AMC(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建的个贷新团队已经成为了个贷不良行业的主力军。

这一变化始自2021年。当年初,原银保监会允许试点机构批量转让已经纳入不良分类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信用卡透支和个人经营类信用贷款。个人不良资产获得了除核销、自行催收和资产证券化三种方式之外的第四类处置手段。

2021年末,国内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试点正式开闸,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包得以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一年后,原银保监会将试点期限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同时大幅度扩容资产出让方:在国有六大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基础上,将政策性银行、信托公司、消金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北京、河北、内蒙古等11个省份的城商行和农村中小银行纳入试点。

试点扩容后,大量机构涌入其中。

根据银登中心公布的《已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机构统计表》,2023年新增269家开户机构,2024年至今新增33家开户机构。截至2024年5月11日,已有727家机构开立了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包括10家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190家国有大行银行分支机构、293家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70家城商行及其分支机构、117家农村中小银行、25家消金公司、5家汽车金融公司、10家金融租赁公司、7家信托公司。从资产受让方看,目前已有122家全国性AMC及分支机构、57家地方AMC、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注册。

市场上的个贷不良资产包规模增长迅猛。

银登中心披露的“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显示,2023年全年,不良批量转让成交项目为553单,成交规模达到1193.7亿元,较2022年的369.9亿元增长222.71%。其中,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资产包共成交390单,同比增长353%,成交金额达965亿元,同比增长449%。

《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预计,2024年全年本息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发包数量突破1000个成为大概率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银登中心;制图:钛媒体

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市场的建立具备多重意义。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何选择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来化解不断上行的不良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AMC机构而言,个人不良贷款处置市场是一个超万亿规模的全新市场,潜藏机遇。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个贷不良处置市场大幅攀升,但该业务成本高利润低,处置并不容易。以国厚资产为例,1月2日,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厚资产”)公告发生债务违约。对此,国厚资产做出解释,违约的具体原因为:

1、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公司部分资产包处置不达预期,导致公司资金回收不达预期。同时公司投资的部分股权,由于宏观经济影响,未能按照计划退出,使公司出现流动性紧张。 2、由于融资环境近几年发生较大变化,公司有息负债不断被压缩,宏观去杠杆导致公司再融资面临一定的挑战,以上导致公司未能按时偿还部分债务。

2021年3月,正是国厚资产拿到了首批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试点第一单资产包。

中小机构涌入、不良资产包规模大增

按照不良资产的处置流程,可大致分为上中下游三个过程:

上游为资产来源,主要包括银行、非银金融机构等的不良资产;中游则是五大全国性AMC公司以及各个地方AMC等;下游投资者是不良资产的最终购买方,主要包括各类投资机构、工商企业及个人等;下游投资者通过购买、协议受让、参加法院拍卖等获得不良资产。

在资产的转让过程中,又需要完整的尽调过程,包括资产包的标准、内容、评估、定价等。

上游水位的抬升是推动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市场勃兴的根本动力。

专注不良资产处置的A股上市公司海德股份(000567.SZ),在近期发布的2023年年报中测算,个贷不良资产规模预计达万亿级别:

2023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约3.2万亿元,按25%(《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2018年末个人不良贷款余额占当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25%)的结构占比,预计2023年末商业银行个贷不良贷款余额为8000亿元,再加上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信托、保险、小贷公司等其他非银机构的个贷不良资产也保持增长,因此预计规模在万亿级别。

主要商业银行2023年年报也显示出,多数银行的个人不良贷款较上年末呈增长态势。

工商银行在个贷不良绝对值上位列第一,个人不良贷款达607.57亿元,增加了112.02亿元,不良贷款率0.70%,上升0.10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个人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591.76亿元、570.94亿元、498.75亿元。在股份行中,个贷不良余额最多的是招商银行,达443.46亿元,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均超过200亿元。

体现在个贷不良转让市场,股份行和消金公司是当前的主角。

银登中心的数据显示,以上两者的市场投放规模较大,未偿本息合计占比94.92%,其中9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转出311单、未偿本息合计732.65亿元,未偿本息占比75.89%。

消金公司是最新入局者。自2022年底将消金公司纳入不良贷款转让试点范围后,消金公司不良贷款转让在2023年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在31家持牌消金公司中,已有25家消金公司开设了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全年10家消费金融公司转出14单、未偿本息合计183.71亿元,未偿本息占比19.03%——183.7亿元的规模已经相当于2022年消金公司的不良贷款总额。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发包机构中,平安银行是绝对主力。《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统计,截止2023年末,平安银行发包数量最多达325个,占全市场比例69.00%。

对此,浙江省投融资协会个贷专委会秘书长甘小虎向钛媒体App表示,平安银行发包数量最多,并不意味着其不良资产压力最大。“平安银行得益于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同时IT水平和科技实力处于银行业第一梯队,精通非标资产的科技化匹配,可以高效实现不良资产的定价和转让,实现高效的现金回收。”

一位地方AMC人士表示,“平安银行的特资部(平安银行特殊资产管理事业部)拥有专门的不良资产处置系统和数据库,掌握着投资人、律所等非常丰富的资产线索。某家头部地方AMC自建的个贷数据库也是按照平安银行的特资数据库来搭建的。”

相较之下,中小银行薄弱的数字化水平成为发包的阻碍。甘小虎表示,“用系统格式化手段实现零售金融资产标准化的银行,最多覆盖到城商行阶段,农商行中比较罕见,大量中小银行还是使用纸质档案材料。资产不透明,很不利于转让。”

对于大行为何较少入局,上述AMC人士表示,大行个贷不良资产转让的迫切性不强,资产定价机制还不成熟,尚处在观望接管,核销仍然是主要的处置手段。上述《白皮书》也提到,从目前已开户发包机构来看,当前进场发包机构的总体数量仍然不够,目前渗透率仅为11.78%,部分机构仍然处于观望或者拟尝试阶段。

个贷不良处置,“似乎没有想象中挣钱”

虽然上游个贷不良资产水位在不断抬升,但作为资产承接方,多位地方AMC人士向钛媒体App表示,相较于转让试点开闸之初的活跃,目前市场已经初步转向平稳。

体现在价格上,目前个贷不良处置的价格正逐渐趋于理性。

2023年银登中心全市场资产包起拍价平均本金折扣率为9.24%,平均本息折扣率6.60%。可以参考的是,2021年一季度,平均本金折扣率为32.9%,首批公开转让的4个资产包均为溢价成交,价格高达本金的2.4折—5折。

以广发银行的一则转让信息为例,银登中心披露:

2023年12月广发银行转让「广发银行璟粹 2023 年第二期不良资产收益权」,资产原始价格20.83亿元,总共75082户借款人,借款人分布在郑州、广州、济南、深圳等地,借款人所属行业为房地产/租赁/商务服务、批发和零售、其他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人员、经济和金融专业人员等行业。

该不良资产包的原始资产为广发银行个人信用卡贷款的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实际转让价格1.34亿元,受让方机构为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换句话说,华润深国投以0.6折的价格买到了广发银行20.83亿元的信用卡不良资产。

然而,看似如此低的折扣却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利润率。一位AMC人士坦言,个贷不良处置“似乎没有想象中挣钱”,AMC后续入局的资金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降低。

据其介绍,借助银登中心,个贷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正从一个封闭的小范围市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公开市场。“经过充分市场竞价之后,当前AMC的资金成本已接近民间市场融资的一分(10%)左右的资金成本,最后‘卷’出来的普遍的年化回报率为15%。按照此计算,机构需要六、七年才能回本。”

这一数据与海德股份的业绩表述基本一致。该公司在2022年年报指出,海德股份目前收购个贷不良资产的折扣率平均为本金一折以内;通过司法诉讼方式处置,预计一年本金回收率约为15%、两年回收率约为20%、三到五年回收率约为25%—30%。不过,该公司2023年年报中并未提及和更新该组数字。

在上述人士看来,“六、七年才能回本的生意对于民营企业来讲,难以保证资金链能正常周转。这也正是当前市场以国资AMC为主导的原因之一。”同时,目前转让试点开闸也仅仅两年有余,“机构普遍本金都还没回来,新的大规模资金流入的可能性比较低。”

员工的薪酬激励也与此关联。多位地方AMC人士表示,"AMC员工的奖金与效益挂钩,对公业务周期短,可能一两年就可以获得30%甚至50%的回报,员工即可以分配奖金。但是个贷处置周期长,假设6年回本,那么第7年才能产生奖金。因此,目前做个贷不良业务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事实上,与对公不良资产处置相比,个贷的利润率确实比较低,两者相差悬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平均折扣率及平均本金回收率走势;来源:银登中心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向钛媒体App表示,个贷不良资产透明度不高,信息可能存在缺失,导致定价难度较大,买卖双方在认定上存在分歧,谈判难度较大。从市场完善的角度来看,未来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披露要求。

同时,是否有抵押物也是个人与对公的明显区别所在。单户对公不良贷款一般情况下都有抵质押物,后续回收主要依赖抵质押物的处置,而批转的个人贷款几乎全部都是信用类贷款,后续回收难度和处置成本远大于对公不良贷款。

在司法层面上,个贷不良处置的难度也远高于对公。

一位律所合伙人告诉钛媒体App,个贷单子太小、太分散,律师人力成本高,法院和律所一般不愿意接这种小的债务纠纷。他提到,此前针对此类案件,大量律所曾采用过批量诉讼的手段,即通过将多个诉讼(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案子)合并处理以提高效率,但由于占用司法资源,近期批量诉讼已经基本停止。

上述律师提到,目前确有少量律所在从事个贷不良诉讼的相关业务,但利润比较薄,“一般都是招一堆助理来具体操作,采用人海战术。”

围绕着资产评估,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一位AMC人士表示,“此前毕马威几乎垄断了个贷资产评估市场,单次定价大约在50万元到80万元左右,帮银行剥离出一套不良资产包。”

但是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两家评估机构非常能‘卷’,5万元就能帮助一家农商行剥离资产包,并且包含了资产整理、评估、挂牌乃至寻找投资人等一系列服务。”上述人士提到,目前的个贷不良资产评估市场,大行还是由毕马威覆盖,小行已经由头部几家新兴机构垄断。

一位券商非银分析师告诉钛媒体App,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大部分入局的地方AMC仍然以通道业务为主,每单收费大约十到二十万元,从出资到资产处置都由其他非持牌机构具体操作。

亟待全链路数字化

在曾刚看来, 定价难、处置难是个贷不良资产处置的两个关键问题。“这些问题部分与市场相关,部分与市场无关。但都需要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和运用。“

曾刚表示,金融科技可以用于帮助解决定价问题。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中已经使用技术实现了更精准的识别和定价,这一做法在个贷不良资产领域也有探索空间。处置阶段,可能需要进行批量处置的探索,包括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催收。

事实上,经过近两年的探索,目前个贷不良资产处置中的多个环节已逐步实现数字化进展。

一位业内人士向钛媒体App表示,个贷不良资产管理系统通常可以分为资管系统和催收系统,大部分地方AMC没有能力自建IT系统,通常购买如恒生电子、债卫士、东岸科技等厂家的系统使用。系统售价在数十万元至两百万元不等。

与此同时,部分地方AMC自身投资设立科技公司或与科技公司战略合作的案例不断出现。

比如,浙商资产旗下拥有参股子公司大熵数科,大熵数科官网宣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根,以“互联网+”及“不良资产+”为魂,通过搭建不良资产处置生态平台,致力于为债权人、债务人、服务商提供不良资产处置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

类似的案例还包括,广西联合资管与广西经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创建个贷不良处置平台、厦门资管与宇信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民营AMC海德股份则增资控股了金融科技类个贷不良处置公司西藏峻丰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其在财报中表示:

公司研发的个贷科技系统实现了业务的全流程管理。借助大量数据和可靠模型分析,自动分析债务人真实情况,形成有针对性的处置策略;可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系统)识别技术提取案件信息并自动生成诉讼材料,自动立案机器人通过法院官方立案系统自动向法院提起诉讼流程;配合IVR(交互式语音应答)机器人外呼并以电子律师函触达债务人,加快处置进度。

甘小虎表示,依赖于个贷系统的发展,非标资产已经初步可以实现标准化。

他提到,目前有的资管系统可以在超百亿的不良资产规模中,切分细致的资产类型。比如,某一层级的借款者都是年纪较长者,意味着还款能力较弱;某个层级的借款者在三十至四十岁之间,还款意愿比较强烈,还款能力暂时不足;某个层级的借款者只要稍加处置就能还款。

“按照类似的标准切分,从最差到最好能切出10个层次。不同层次的资产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定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在甘小虎看来,未来随着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AMC可以实现管1人如同500人,管500人如同管一万人。系统可以实时检测用户的还款能力,提升其还款意愿。

司法处置方面也在进行技术革新,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提到,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科技公司提供这方面的服务,个别公司做得相当成功:

它们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首先对银行的大量信贷档案数据进行治理,制作标准化的法律文本,为银行、律所、法院分别提供适用的操作系统。在此基础上,又为律所和法院提供了相关业务系统,让律所和法院可以全自动受理、审理案件。同时,为银行和欠款人提供线上化、多选项的调解方案,必要时双方可以进行人工沟通,最终为欠款人和银行达成可接受的人性化的调解协议。

在曾刚看来,目前行业的重点是需要搭建一套相对完善的不良资产处置的生态体系。“供给方如银行需要强化对不良资产转让和盘活的理念,做好不良资产的监测、分类,并与市场对接,畅通资产处置渠道;需求方如AMC则需要强化资产定价和处置能力,这是对自身能力及合作伙伴能力的双重考验。”(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蔡鹏程,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