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9日,衡水学院美术学院“溢彩衡院”社会实践团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枣强县恩察镇王尧村创作墙绘。河北日报记者 邢 云摄

红彤彤的苹果、金黄的麦田、金灿灿的油葵花……5月19日,记者在枣强县恩察镇王尧村看到,村里的墙面变成了图文并茂的乡村文化墙。恩察镇宣传委员张双说,这些文化墙是衡水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墙绘作品。

随着持续加大和美乡村建设力度,如今恩察镇各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然而,一些破损或脏污的墙体,与洁净美观的村庄环境并不匹配。4月下旬,恩察镇政府主动联系衡水学院美术学院的“溢彩衡院”社会实践团,邀请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走进农村,以墙作画,打造独具乡土气息的文化景观。

“我们一发通知,同学们便纷纷报名,每次实践活动都有四五十人参与。”衡水学院美术学院学生会干部王子豪说,能发挥所长为和美乡村建设出力,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拿出了最佳的创作状态。

一笔一画绘文明,一墙一隅化美景。在王尧村,村干部和村民对一些破损脏污的墙体先行修补粉刷,大学生志愿者结合村庄实际和村民意愿,以“和美乡村”为主题,精心构思。在画笔起落、线条勾勒、颜色涂抹之间,曾经“灰头土脸”的土坯墙、水泥墙,换上了充满乡村趣味的“新衣”,形成了一道“人在村中走、景从画中来”的亮丽风景线。

“文明彩绘一上墙,整个村子一下子变得更美了。看到这些漂漂亮亮的墙面,大伙儿都挺高兴。”王尧村村民王世读开心地说。

不仅王尧村,恩察镇艾雅科村等多个村庄的主街两侧墙面也有了新模样。爱国爱家、特色产业、邻里和谐、尊老爱幼、文明新风……一面面彩绘文化墙,不仅美化了村容,也道出了村风,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会说话”的文化墙。

灵感来源于生活,素材取之于乡间田野。近一个月来,每逢周末,来自“溢彩衡院”社会实践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都在枣强县的村庄里以墙作画。目前,他们正在唐林镇绳毛村进行创作。一幅幅构思巧妙、色彩斑斓的墙绘作品,传递出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引得村民啧啧称赞。

“通过在村里绘画,同学们近距离了解了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等,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切实的感受。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益处。”王子豪开心地说,同学们都认为他们干了一件漂亮事儿。

一墙一风景,一墙一阵地。精美的文化墙,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将把文化墙作为宣传乡风文明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墙体绘画的宣传阵地作用,引导群众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和文明生活新风尚。”张双说。(河北日报记者 邢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