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出台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要求:“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更不得按照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为贯彻教育部的方针,各地教育部门也下发了文件,内容也是针对这两项,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不得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

这些年,很多学校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令很多家长不理解的是,难道不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学生负担就减轻了?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既然中高考看的就是排名,为什么不能公布成绩和排名呢?

学校为什么要给学生排名?老师为什么喜欢公布学生成绩?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的考试制度。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中考和高考就是严格按照排名录取的,而且不是班级排名,是全市排名甚至是全省排名。既然中考和高考都是按名次录取的,为什么不允许学校给孩子们排名呢?难道只有等中考和高考了才知道自己的名次

公布排名,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差距,最重要的是建立孩子强大的竞争意识,知道哪些人是自己的对手,怎么面对竞争对手。我们的中考和高考和打仗差不多,必须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如果连自己的成绩都不敢面对不愿面对,怎么可能面对真正的高考呢?

现在的学生很多之所以脆弱不堪,就是因为学校保护的太好了,没有一点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学生负担沉重根源不是排名,为什么不实实在在减轻学生负担呢?

专家总认为公布成绩,会伤害学生的自尊,甚至导致学生抑郁和自杀。但很多人都忽略了,学生之所以抑郁自杀,本质是因为学习负担大压力重,但不公布成绩和排名,就能给学生减负吗?

事实上根本不可能。看看现在的学校,基本上都不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了,但学生负担依然很重,照样有很多孩子抑郁出现心理问题。可见不公布学生成绩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至少绝对不可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不可能让孩子们的心理更健康更强大。

实际上不公布成绩和排名,只不过保护了一些家长的自尊,对学生而言意义不大,因为就算不公布成绩,同学们也知道哪些学生学习好哪些孩子学习差,对孩子本身而言,并没起到什么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试教育体制下,不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就是自欺欺人的行为,意义不大。

这几年,教育上出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政策,比如对学生实行等级评价,不公布成绩和名次,不允许用成绩给学生发奖等等,这一切好像在告诉大家,成绩根本不重要,大家不要再追求成绩了。

但是中考和高考,看的唯一数据就是分数;大学毕业,参加考公考编,看的还是分数;各大国企央企录取,看的还是分数。我们的孩子几十年都在追求分数,忽然被告知,分数不重要,名次不重要,这不是自欺欺人吗?算不算欺骗孩子们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学习外国,从不准体罚学生到等级评价学生,但是从来不学习外国的素质教育。我们一边用成绩评价老师和学校,一边告诉学生成绩不重要,我们总是做出自相矛盾的事情。

我们是应试教育,就大大方方的承认,我们追求成绩,就努力告诉孩子,而不是遮遮掩掩。看看这些年,减负政策出台多少了,但学生负担减轻了吗?我们的孩子反而是越来越累了,所以到底是谁的问题呢?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