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张文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银川市永宁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在推进产业富民带动乡村振兴实践中,大力发展大棚果蔬种植项目,推动设施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一座座温室大棚构成了一幅产业振兴的新图景,也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棚”。

近日,望洪镇东和村温室大棚的西红柿陆续成熟上市,迎来了丰收季。走入排列整齐的大棚里,一片生机盎然。东和村新建日光温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项目,2022年以来,望洪镇积极争取资金929万元,在东和村5队建成占地156亩的25栋温室大棚。

据介绍,为有效发挥帮扶项目资金对农户特别是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的带动作用,使其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信心,永宁县望洪镇探索建立“党支部+项目+三类人群”的联农带农机制,将建好的温棚优先承租给“三类人群”,充分调动了群众种棚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能够在“家门口”解决劳动力30余人。

“新建日光温棚收益的40%归东和村村集体所有,60%由镇政府管理,主要用于全镇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分红收益、教育、医疗、临时救助、技能培训费用等方面支出。不仅进一步壮大了我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为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保底收入提供了坚实保障。”东和村村书记王成新说道。

据了解,东和村“大棚经济”的振兴只是永宁县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永宁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为农户提供大棚搭建、选苗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引导群众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大棚种植,使全县大棚果蔬产业如雨后春笋,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以大棚经济为主导的乡村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