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部分学书几十年的人,辛辛苦苦写出的作品,工整严谨,却被书法家一句“还未入门”全盘否定,顿时几十年的努力付诸东流,自己倍感无望,旁人也感到不解,这就引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到底书法与写字有哪些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今中国书坛,自媒体的兴起,让很多人可以公开展示自己的作品,也让人们有机会能够看到很多这些作品,于是各种评论不免蜂起,人们对各种书法作品评价最多的标准就是,这副作品是书法,还是写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很多人的观点里,书法是一门艺术,而写字只是一门技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果一幅作品被认定为写字,那么说明它的艺术含量基本为零,一文不值,如果一位书者被认为只会写字,那么只能说明他只是一个书法外行,荒废努力,还未入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该怎样评判一幅作品是书法还是写字呢?近日著名书法家王镛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在一次讲座中提到:“有相当多的人认为书法不是艺术,还认为书法是手艺、手艺活,而且不是一般的爱好者,他是书法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后来想了想,我没那么气愤了,这四个人都是以模仿为生的,要么模仿古人,很简单了,每天照这个帖写写,写熟了就是一个书法家了,要么模仿今人,无一例外,这说明什么,不惜把书法的地位贬低下去,而他自己会站在有利的位置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站在一个至高点上,有话语权,你看我说它是手艺,我手艺练得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艺它主要是传承,而艺术的核心问题是创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的核心问题还是我们说的有没有创造性,有没有个性,个性和创造性之间有很多重合的东西,实际上就是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重复前人的,学的很像使用重复或者模仿,无论它再逼近那个原作,或者原来的作者的那个风格面貌,他在艺术史上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地位,也没有什么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镛先生的这番话中明确强调了书法和写字的区别,那就是是否有个人独特的风格,是否在复制和仿造别人的作品和风格,这也与当前很多书法家所崇尚的“三不同”理论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故著名书法家刘洪彪先生就曾说过,当代书法艺术应该遵循三个原则,那就是“不因袭古人,不仿效时贤,不重复自己。”,这一观点也被人总结为“不与古人同,不与今人同,不与昨天的自己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书法学习中,想要有创新,有个性是非常难的,历史已经给出了论证,即便是在书法崇尚实用性的时代,前辈书法宗师无一不是个性鲜明,风格独特,那些只会模仿的人,写的再好,其历史地位也不会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代书法已经进入纯艺术的发展阶段,更加崇尚个性化,一味的重复古人已经毫无意义,这样的人居然还被称为书法家,难怪王镛先生曾经感到气愤,不知道引起王镛先生气愤的四位书法家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