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孩子近视能不能不戴眼镜呀?”

医生,我孩子还没近视,能点0.01%阿托品吗?”

“医生,哺光仪能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在门诊都会接到家长关于近视的各种问题,以下近视防控的要点家长需了解。

1、一增一减: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

2、三个“一”原则:读书写字书本离眼睛一尺;笔尖离手指一寸;胸部离桌子一拳。

3、20-20-20法则:用眼20分钟,看远20英尺(约6米)20秒,该法则适合所有人群。

4、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从3岁起建立完整的儿童视觉屈光发育档案是预防近视、预警近视发生的有效手段。

5、读写环境:临床研究发现持续、近距离、低照度是近视发生的强力推手!所以,光线不能太弱,晚上居家学习时,需要双光源,大灯打开,另外需要给孩子准备一个合适照度的台灯,推荐照度在500lx以上。

6、学习设备的选择:由于目前学习途径多样化,线上教育为家长朋友们提供了便捷,但是小朋友的眼睛也需要保护,线上学习对近视的影响从小到大依次为投影、电视、电脑、iPAD、手机,距离是关键,距离越近,对眼睛的影响越大!

7、均衡饮食,充足睡眠,不论是对近视的预防还是对已发生近视的控制,以及对小朋友的身心健康都大有裨益。

8、避免“光污染”:睡眠时关灯,同时卧室用遮光窗帘,阻挡夜间“光污染”的影响。

9、0.01%阿托品能预防近视吗?目前没有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阿托品可预防近视,对于没有近视的儿童,并不作为首选推荐方案。但是对于远视储备消耗过快,已临近近视的儿童,在眼睛各方面比如眼压、瞳孔反应、调节功能等正常的情况下,可尝试使用。

10、哺光仪:哺光仪目前临床上用于近视方面时间尚短,现有的研究表明其有效性与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等防控手段接近,但长期安全性有待验证。2022年发表的《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辅助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共识》明确提及RLRL照射的适用范围为3~16岁近视相关儿童青少年,宜用于近视度数快速进展(≥0.75D/年)且对其他防控方案不敏感者,3~6岁儿童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不宜作为未近视儿童的常规预防用途。

11、睫状肌麻痹验光:若发现孩子有眯眼、皱眉、拉扯眼角、喜凑近视物等不良的视觉表现,及时就医,进行视力、眼压、眼轴、眼底、眼位等检查,遵医嘱选择合适的睫状肌麻痹剂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也就是俗话说的“散瞳验光“,确定是真性近视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手段。

12、近视控制手段:目前控制近视的有效手段包括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离焦设计的软性或硬性角膜接触镜、多点离焦设计、点扩散技术的框架眼镜,以及棱镜等其他功能性镜片。这些手段如何科学选择,需要结合小朋友的具体情况,包括初发近视的年龄、度数、视力水平、眼压、眼轴、曲率、调节功能、平日用眼负荷以及是否有遗传因素的参与等综合衡量,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制定适合的并且孩子和家长愿意配合和坚持执行的方案积极控制,阻止其快速发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近视是能够被预防的,积极的户外活动,科学合理用眼,定期(建议3~4次/年,至少保证2次/年)眼健康检查,做好眼健康管理,近视是可以避免的;而近视一旦发生,不可逆转,并且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用眼负荷的增加,近视也会呈现出进展的趋势,而近视控制的是否理想,就要看所采用的方法是否合适,用眼是否得当了。所以,近视重在预防!预防!!预防!!!重要的事情说3遍!

近视防控,需要家庭、学校、医院以及医生、父母和孩子共同携手,愿孩子们都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来源:西安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