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宁亚飞

湖北宜都的71岁老人患房颤多年,期间还出现多次凶险的脑卒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心律失常Ⅱ科与宜都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组建医联体“专科联盟”后,今年6月,省城专家倾力帮扶,开展了宜都首例房颤消融+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手术,一次心脏介入治疗就帮助老人解决房颤、脑卒中(中风)两大难题,让年逾古稀的他重获健康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年前,邓爹爹因房颤接受过射频消融治疗,后因其自行停服抗凝药物,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近三年来更是发生过3次脑卒中,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近期,他心悸胸闷不适感加重,于是到宜都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副主任医师杨泽敏接诊后,通过血栓栓塞评分,判定他为脑卒中高危人群。

据悉,房颤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作时心慌、胸闷,还有最大的危害是形成血栓导致脑卒中。为预防脑卒中,患者须长期口服抗凝药物,这也导致部分房颤患者伴有出血风险,治疗十分棘手。鉴于传统术式无法同时解决房颤、脑卒中两大难题,按照最新诊疗建议,邓先生应接受房颤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宜都市此前未开展此类高精尖诊疗技术。杨泽敏第一时间想到了省城的专家——与该科建立紧密医联体和专科联盟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心律失常Ⅱ科主任赵庆彦教授团队。

“一站式”手术是将房颤消融术和左心耳封堵术结合在一起进行。由于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具有一些共同的操作步骤,如股静脉入路和房间隔穿刺,因此“一站式”的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手术可以提供一种同时进行节律控制和脑卒中预防的策略,减少多次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可让房颤消失、维持窦性心律、预防卒中风险,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手术。

6月初,在赵庆彦教授专家团队现场指导下,宜都医院杨泽敏团队为老人进行房颤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在房颤消融治疗中,使乱跳的心脏恢复为有规律的窦性心律,紧接着又成功实施了左心耳封堵术。整个手术持续3个小时,通过一次介入手术,同时完成了两大方面的治疗,既解决了患者的房颤问题,又能降低房颤卒中风险,将患者卒中和出血风险降到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0日,重返健康的老人康复出院时高兴地表示,“在宜都当地就能接受这样的高端技术,让我既看好了病,在本地医保报销又少花了很多钱,也省了奔波之苦。”

据悉,2021年12月湖北省人民医院与宜都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合作全面提档升级,由“协作”再升级为“半托管”模式,提档合作后,省人民医院派驻优秀人才到宜都医院担任副院长,进行驻点实地帮扶,并新增6个专科联盟,以18个省—县专科联盟为纽带,推动合作紧密程度更进一步。

近两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心律失常Ⅱ科赵庆彦教授团队定期周末到宜都医院开展门诊、查房、手术,门诊接诊800余人次,指导查房200余次,指导开展手术近200余台次,并举办教学培训10余场,帮扶宜都医院心血管内科业务技术持续推新,开展ICD植入术(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植入术)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等新技术新项目10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赵庆彦教授团队持续帮扶下,宜都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血管疾病领域有了突破性进展,现已能独立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多项技术填补了宜昌县级医院的治疗空白。2023年,宜都市人民医院还顺利通过中国房颤中心验收并授牌。众多心血管介入治疗高精尖技术的开展,让宜都广大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图片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