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30%以上的社区卫生中心到2025年底建成社区医院!

近日,陕西省卫健委等部门印发了《加快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优质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陕西省卫健委

《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8方面重点任务,包括:规范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评价、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短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行风建设。

力争30%以上的社区卫生中心

到2025年底建成社区医院

方案要求,到2025年底,服务人口超过1万人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达到服务能力标准,力争全省2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推荐标准,全省40%以上的村卫生室达到服务能力标准,力争全省3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社区医院。

所有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注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都要对照相应服务能力标准开展评价。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原则上每个县(含涉农县级市、区)在县城之外选建1-2所中心卫生院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重点加强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急诊急救、临床专科、特色科室、设备配备、住院床位等建设,有条件的达到二级医院水平。主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医院建设。加快村卫生室公有化建设,逐步将村卫生室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实现医保结算。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人财物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比例达到50%以上。

提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急救和转诊转运能力

提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救和转诊转运能力,推动设置紧急医学救援站点,原则上每个机构至少配备1辆救护车,对于在城市主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根据城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情况统筹配备救护车,满足急救转运需要。加强传染病应对能力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和服务人口较多、服务能力较强的乡镇卫生院应率先设置发热门诊(传染病门诊);加强儿科能力建设,在全科医师队伍中普及儿科诊疗知识,2024年力争实现6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开展儿科门诊服务。

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

全面实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加快推进示范中医馆、中医阁建设,创造条件对15%的中医馆完成服务内涵建设,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到2025年底,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配备中医医师,能够规范开展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全面实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实际需要,配齐全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口腔、中医、护理、药学、检验、影像、康复、精神卫生防治、心理健康、公共卫生等各类适宜人才。

稳步扩大面向乡镇卫生院的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免费培养规模,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大专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

进一步做好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毕业生工作,每年乡镇卫生院招聘计划不少于 30%。继续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落实编制保障。面向基层加强住院医师、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每年遂选一批业务骨于到上级医院进修,进修期间待遇不低于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平均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医师培训。落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中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规定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

推动向居民个人开放电子健康档案工作

加快统筹建设县域卫生健康综合信息平台,到2025年底,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预防接种等公共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全面实施“三秦智医助理”系统暨基层能力提升项目,提档升级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设备,提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利用率,推动向居民个人开放工作。

结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基层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实现与上级医院的远程会诊和培训,以医学影像、心电诊断、检验诊断为重点,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到2025年底,基本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并逐步向村级延伸覆盖。

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识,提高视觉形象辨识度,绿化美化环境。推行“一人一诊室”,保护患者隐私。优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流程,实行预约诊疗。落实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加强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的联系,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处方服务、缺药登记配送服务和饮食、运动建议,推广非药物治疗方法。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设置老年人优先窗口,保留一定的人工服务,改造无障碍通道,提供轮椅、担架等便民设施。

实际上,围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陕西省内已有不少医院加快推进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渭南市华州区人民医院医疗集团近期已召开专项工作会议,会上,集团成员单位高塘中心卫生院负责人表示,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是主题方向,是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的根本保障,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同时注重创新实践,积极探索符合基层实际的服务模式和方法。

求同存异,稳步推进

自2018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中医药局每年坚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成效显著,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国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达到68%。

今年1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服务人口超过1万人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达到能力标准,全国达到推荐标准的机构达到20%以上,将活动推向新的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家层面政策指引之下,多个省市已出台地方政策:

2024年2月,辽宁省卫生健康委、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制定印发的《辽宁省“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服务人口超过1万人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达到能力标准,全省3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推荐标准;全省每年新增19个以上社区医院。

2024年4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北京市“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服务人口超过1万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普遍达到能力标准,全市达到推荐标准的比例达到50%以上。

同时实现两个百分百:医联体建设百分之百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百分之百覆盖。

在“以基层为重点”的政策引领之下,“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在各地加速推进,实质性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 源 / 华医网综合整理自陕西省卫健委、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5月、8月、11月考试!2024年《心理咨询考试》火热报名中,证书由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研究机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颁发,证书含金量高。马上咨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此部分为课程推广广告

点击“上方卡片”,马上了解详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