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党性质的试金石。从革命年代“工农携手”到建设时期“人皆舜尧”,从改革之初“潮涌珠江”到新时代“全面脱贫”,漫漫长征,我们党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谱写出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面向未来,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是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

党员干部要在党史学习中汲取“以民为本”的思想智慧。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中学会以民为本,是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必要条件。通过学习党史,党员干部可以更好地理解党的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在实践中体现这一宗旨。党史学习不仅是回顾历史的过程,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和心灵的净化。党员干部要党史学习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在党史学习中学会以民为本,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建立桥梁,将学到的知识和理念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

党员干部要在接续奋斗中坚定“为民服务”的信仰真谛。党员干部在奋斗中坚定为民服务的观念,是实现党的宗旨、履行公仆职责的核心要求。这不仅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和行为准则中,还涉及到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态度。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党员干部才能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党员干部要将“人民至上”作为矢志不渝的价值遵循。将“人民至上”作为价值遵循,意味着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的需求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深入人民群众,了解民情,听取民意,以务实的态度和举措,不断提升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刻领会“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系统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党员干部在学习党史中汲取“以民为本”的思想智慧,在接续奋斗中坚定“为民服务”的信仰真谛,并将“人民至上”作为价值遵循,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由之路。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要求,更是对全社会的一种期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燕南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