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莽莽舞飞雪,洱海粼粼朗月明。花卉上关闻远近,下关风动古今名。谢维祥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李太亮书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方干《涵碧亭(洋州于中丞宰东阳日置)》。黄锋书

高低竹杂松,积翠复留风。路极阴溪里,寒生暑气中。闲云低覆草,片水静涵空。方见洋源牧,心侔造化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孙过庭《书谱》(节选)。颜克勇书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严文斌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代柯九思《题李伯时画马》《题宋徽宗画柔条雨燕》《题赵令穰群鹅图》(节选)。闻说龙眠画,曾师十二闲。桃花晴泛水,苜蓿晓连山。蹴月驰周道,嘶云入楚关。骁腾万里志,顾影落人间。双双紫燕承恩重,立尽柔条活欲栖。莫忘六宫春雨暮,珠帘卷处不曾低。绿杨莺转梦初醒,天影微凉断岸青。坐对物华俱自得,笼鹅不用换黄庭。严文斌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黄树森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苏轼《书所获镜铭》(节选)。元丰四年正月,余自齐安往岐亭,泛舟而还。过古黄州,获一镜,周尺有二寸,其背铭云:“汉有善铜出白阳,取为镜,清而明,左龙右虎俌之。”其字如菽大,杂篆隶,甚精妙。白阳,疑南阳白水之阳也。其铜黑色,如漆。其背如刻玉。其明照人微小。旧闻古镜皆然,此道家聚形之法也。潘朝铭书

■编者按: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的阳春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底蕴深厚,拥有楹联、粤剧、非遗、民俗等丰富文化资源,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为展示阳春历史文化,《南方日报·阳春视窗》策划推出“探寻春州文脉”系列报道,进一步坚定阳春的文化自信,助推阳春高质量发展。

近日,阳春市书法家协会成立四十周年书法展开幕仪式在阳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一楼展厅举行,旨在展示阳春市书法精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

本次书法作品展共展出作品110多件,其中包括特邀作品23件,国家级作品8件。展出的作品“楷行草篆隶”五种字体俱全,点画精到、结体得当、章法合理、雅俗共赏,是对阳春当前书法艺术水平的集中展示。

当代阳春书法事业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蓬勃发展。1984年7月,阳春市书法家协会正式成立,标志着阳春书法走上团结发展的道路。40年以来,阳春涌现出谢维祥、黄锋、严文赋、李太亮、颜克勇、潘朝铭、黄树森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艺术造诣的书法家,阳春书法作品在各类展览、评比中屡创佳绩,阳春市还成功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和“广东省楹联文化之乡”,阳春市第一中学、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和小学获评“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广东省楹联文化教育基地”,有效助力阳春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自古以来,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阳春市书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阳春市书法家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团结带领阳春广大书法工作者、书法爱好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文艺力量,助力阳春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据了解,阳春市书协现有会员215人,其中国家级会员7人、省级会员55人。近年来,阳春市书协举办了广东省百场展览进基层“乡村振兴”展等各类书法展30余场次;与江门市江海区、台山市、开平市,珠海市香洲区,肇庆市端州区,茂名市茂南区等地联展6场次;出版阳春书协成立40周年等书法展作品集11套;开展书法“六进”等活动100多场次;免费为群众送出春联4万余副,送出书法作品1000多件。

南方日报记者罗天

本版图片均由阳春市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