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初夏季节是油茶生长的旺盛期,在高山村,青翠的油茶叶随风舞动,枝头挂着一颗颗直径约为一厘米的油茶果。村民吴春生行走在山梁上细致地观察结果情况,进行果苗抚育管理,这里孕育着他丰收的希望……

山茶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透过全透明的生产车间,能看见洋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三条生产线正在开工生产。茶果预处理、压榨、加工、检测、灌装、包装……全自动生产线实现了从油茶果到茶油的智能生产。该车间每日可加工5吨茶果,并配有灌装容器6个,一次性可储存6万斤茶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茶油的生产车间。唐淳梓供图

“我们在霜降前后收果,洋康自有基地种植油茶2200多亩,预计收上茶果250吨,榨油20吨,带来经济效益260万,但这还远远不够。”负责人张五星说,“今年我们面向全县、全市预计要收购300吨油茶果,车间共有400立方米冷库可供储存茶果、茶油。”

提起木本油料,洋康公司可谓是第一批“践行者”。早在2015年,该公司带领120余民村民合力开荒治山,套种了牡丹、油茶及月季等,打造了千亩生态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油茶种植示范园。唐淳梓供图

2020年,东至县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东至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东至县加快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洋康生态公司乘着这股东风,走得更高更远。

“洋湖镇八音村油茶种植示范园已经开始育苗,这里共计513.78亩,预估丰果期能亩产3000斤鲜果,榨出十几万斤的茶油。”林业站工作人员介绍道,“油茶一次栽种多年收果,经济价值高,兼具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当前,东至县种植油茶面积达3.1万亩,油茶生产销售链条不断拓宽,基本形成了集茶种选育、茶苗销售、油茶种植、茶油产品研发加工等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发展模式。下一步,东至县还将继续加强“尧城”牌山茶油的品牌建设,提升“东至IP+农产品”的知名度,让山茶油成为“新名片”。(唐淳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