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14日讯(记者 彭科峰)各地 “沉睡账户”提醒提示和“睡眠保单”清理工作的专项行动仍在持续推进。

6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发文称,截至目前,辖内人身保险公司已完成有效提醒的保单共68.82万件,涉及保险金(现金价值)19.45亿元,其中,消费者已领取权益的保单5.99万件,涉及保险金(现金价值)3.67亿元。

重庆晒出“睡眠保单”清理最新进展

今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发文称,为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办好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组织辖内人身保险公司开展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已取得积极成效。

重庆监管局介绍,截至目前,辖内人身保险公司已完成有效提醒的保单共68.82万件,涉及保险金(现金价值)19.45亿元,其中,消费者已领取权益的保单5.99万件,涉及保险金(现金价值)3.67亿元。清理工作开展以来,人身保险公司通过电话、短信、官方微信公众号、APP消息、营业场所宣传、信函约投等方式,提醒提示消费者关注保单状态、领取相关权益、办理保单复效等,高效便捷服务消费者。 有的公司对失效保单复效提供利息减免等优惠,减轻保险消费者经济压力。

多地持续开展”两睡“专项行动 两国有大行也加入

今日,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除重庆外,近期还有多地监管局就”两睡“专项行动发声,介绍进展。

5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介绍,督导辖内各银行保险机构总结前期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优化服务质效,开展宣传引导,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2月底,河北各银行机构已提醒提示“沉睡账户”超470万户,唤醒成功账户近50万户;各人身保险公司已清理“睡眠保单”超27万件,领取相关权益保单近5万件。

5月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称,已印发通知,持续推进“沉睡账户”“睡眠保单”提醒清理专项工作。组织辖内机构对照工作实施方案检视进展,低于预期的必须制定落实改进措施,同时强调防范工作中的偏差和风险。此外,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沉睡账户、睡眠保单的相关风险提示》,提升消费者对政策的了解和认同,并激发消费者自行查询操作的主动性。

此外,5月15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这两家国有大行同步在官网发布公告,表示将对“沉睡账户”开展提醒提示工作。截止时间为今年10月15日。

根据公告,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沉睡账户”认定范围是指截至2023年9月30日,5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且账户中有余额的个人银行账户。具体包括5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的活期储蓄或结算账户(不含信用卡账户)、到期不自动转存且到期之日起5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的定期存款账户。其中,主动交易是指存现、取现、转账、消费等除计结息、账户管理费以外的交易。

工行、农行均在公告中表示,如客户收到相关提醒通知,可根据自身银行账户开立及使用需求情况,通过掌上银行、网上银行或前往任一网点办理“沉睡账户”的查询及相关业务,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此外,对于开展清理“睡眠保单”和唤醒“沉睡账户”的目的,监管部门此前也有明确表态——降低相关金融风险、升资金使用效率。 监管部门进一步指出,“沉睡账户”因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普遍疏于管理,易被不法分子盗用进而从事赌博、洗钱、电信诈骗等非法活动。消费者及时唤醒或注销冗余账户对于遏制金融犯罪行为、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