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的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是我国特高压重点工程,也是海拔最高的交流特高压工程。在整个工程中,难度最大的环节是高空架线。近日,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翻越甘孜折多山,国内首例十分裂输电导线穿过1号标段难度最大的一座铁塔,成功展放。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提升“西电东送”能力。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攻坚,正是四川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生动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架线施工。

翻越折多山 勇闯三重“无人区”

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全长1281.5公里,共1929基塔。此次导线展放的区段是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1标段,这里是整个工程的起点,全长约34.6公里,串联起康定市甘孜1000千伏变电站和康定市塘泥坝村之间的输电线路,沿途新建电力铁塔62座。

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1标段项目经理曾小海介绍,该标段雨雪冰雹频发、强风低温天气频繁,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多发,是整个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中最为艰险的一段。“我们的施工队伍面临‘施工无人区’‘地理无人区’‘技术无人区’三重挑战,需要在崇山峻岭中完成62座铁塔组建及架线任务,平均施工海拔达到4058米,含氧量仅有平原地区的60%。”曾小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架线施工。

此次架线作业的地点位于海拔4500米的折多山上,作业点海拔为4535米。上午9时,电力工人在张力场紧张作业,操作张牵设备,开始放线。3小时后,随着2个红色走板牵引着10根子导线,缓缓通过32号铁塔的滑车,首例十分裂导线展放全部完成。现场,电力工人还登上100多米的高空,完成了导线的间隔棒安装等作业。

曾小海介绍,此次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首次应用的十分裂导线,是一种用于高海拔地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先进技术。所谓分裂导线,是指一根导线分成数根细导线,主要应用于电压等级较高的输电线路上,一般220千伏为二分裂,500千伏为四分裂,1000千伏为八分裂。目前,我国建设投运的电网工程还没有应用过十分裂导线。与传统导线相比,十分裂导线能有效降低输电噪声,抵抗大风和冰雪天气,提高输电效率和稳定性。“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我们有4个标段应用了十分裂导线,全长有100多公里。”曾小海说,此次十分裂导线的成功展放为我国高海拔、重覆冰状态下的特高压建设积累了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架线施工。

创多项纪录 工程进入攻坚阶段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张烨告诉记者,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环境复杂,施工难度极大,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特高压工程。目前,工程已全面进入架线阶段,超过1.3万人在现场奋战。经过奋力攻坚,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已突破多项纪录——

四川境内最高塔: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9标3L027号铁塔已组立完成,该塔为四川第一高铁塔,位于海拔2200米二郎山上,塔高194.8米、重达454.86吨,相当于在约斜度40度陡坡上,立起一座约65层高楼。

四川境内最重塔: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5标2R008号铁塔,位于康定市炉城街道柳杨村,重达704.1吨,是四川省内最重铁塔,同时也是全国特高压交流工程中最重的角钢塔。

工程全线海拔最高塔: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1R065塔位于折多山山顶,海拔4750米,是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最高海拔塔位。

八腿式门型塔: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9标段,在二郎山段有23基门型塔,这是国内特高压电网首次使用“八腿式门型塔”。

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输电工程,工程投产后,可将西南地区电网主网架电压等级从500千伏提升到1000千伏,每年输送清洁电能超350亿千瓦时,能有效推动甘孜、阿坝地区水电等清洁能源外送,保障成渝负荷中心用电需求,提升川渝地区电网整体供电能力和运行可靠性,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提供清洁的能源。

图片由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