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民勤县始终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载体创建为抓手,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力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以节水型社会创建为目标,多措并举,引导全社会科学爱水、护水、用水,为完成节水创建工作任务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民勤县水务局局长彭庆荣说。

民勤县常年干旱少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6,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态区位特殊而重要。面对节水困境,民勤迎难而上,坚持创新引领,做好节水控水、管水护水、引水调水三篇文章,从根本上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

精准施策 依法管水格局日趋完善

民勤县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节水行动,强化顶层设计,注重精准施策,严格监督管理,扎实推进节水工作有力有效开展。

科学统筹,抓好顶层设计。民勤县落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结合历年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现状,制订发布了《民勤县2024年用水总量控制计划》,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为抓手,对标控制指标及相关要求,科学统筹、细化分解任务至各镇,将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切实保障工作实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业灌溉取水审批“一站式”服务 王珍艳 摄

多措并举,抓严涉水管理。民勤县摸准摸透取用水户情况底数,建立大中型灌区、重点公共供水企业、重点工业企业及服务业等调查对象名录,为全县水资源总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强化源头把控,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开展相关专题论证、节水评价登记,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严控水资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水废水排放,降低对水生态的损害。坚持水资源有偿使用,强化定额管理,控制用水总量,对各用水单位严格执行计划用水总量控制和超额取水累进加价制度。

强化监督,抓实成效保障。民勤县不定期开展节水监督检查,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及中型灌区渠首计量实行在线监测、动态把控。同时,对非在线监控单位实行每半年开展一次现场检查,倒逼节水工作落地落实。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各级河湖长开展河湖巡查1665次、行政监督检查13次,打击涉水违法行为,规范取水许可,严格用水控制,保障水质安全,维护水事秩序。

注重结合 科学节水建设稳步推进

民勤县聚焦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耗“三大领域”,实行软件与硬件建设兼施,管理措施与工程措施并进,以实际行动促节约用水工作稳步推进。

与农业增效相结合。民勤持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普及推广农艺节水技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域推进深度节水、极限节水,通过加快节灌工程改造提升、地表水调蓄水池、红崖山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推广喷灌、微灌、滴灌、渠道硬化输水等节水灌溉措施,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37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昌宁镇铧尖村千亩马铃薯高效节水示范点 吴苗 摄

与工业减排相结合。民勤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节水型工业,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同时,坚持源头管控,严禁新上高耗水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水、高污染产业。2024年,民勤将创建完成节水型单位10个,节水型居民小区3个。

与夯实城市节水基础相结合。民勤县加快供排水管网改造力度,通过强化用水管理、换装节水器具等措施,不断提升城市节水水平。加大县城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力度,对城镇工业及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经处理达标的再生水用于城乡绿化、道路清扫,建筑施工用水及生态补水等。

强化宣传 全民护水氛围日趋完善

民勤县通过抓牢宣传节点、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平台等方式全方位进行节水宣传,着力形成全社会节水、惜水、爱水的良好氛围,全面增强公众节水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化节水宣传 王珍艳 摄

抓牢节水宣传节点。民勤县紧紧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等关键节点,采取集中与分散、线上与线下、传统与新融媒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节水进乡镇、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扩大节水宣传成效。

创新节水宣传平台。民勤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普及水情知识,传播节水小常识,宣传身边节水趣事和节水达人,监督举报用水违法行为,使节约用水、合法用水、爱护水资源等观念深入人心,营造出浓厚的节水护水氛围。

“城市节水涉及千家万户,其关键在于公众意识的提升,离不开群众的了解、理解、参与和支持。”民勤县水务局副局长王兴斌表示,民勤县将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持续推进节水型载体和设施建设,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继续抓牢节水工作,多措施控制全县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全力推进城市节水高质量发展。(记者:杨燕)

编辑:周旦

责任编辑:李禄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