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将至,今年农历的五月十六,就是夏至节气交节的时间。此时斗柄指午,太阳黄经到达九十度,是太阳北行的极致,也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过了夏至之后,太阳开始南行,白昼逐渐变短,黑夜开始加长,一阴初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夏至是阳气的顶点,也是阴气初生的开始。一阴初生,万物开始收敛,于是夏至是万物生长的顶点,也是万物衰退的开始。随着阴气的出现,鹿角开始脱落。鹿角朝前生,麋角朝后生,鹿角为阳,麋角为阴。

冬至一阳生,麋角开始脱落。夏至一阴生,鹿角开始脱落。所以夏至三候为: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冬至三候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一阴之气就为少阴之金,一阴初生,地气开始收敛,祖先萌动,于是夏至也是人们祭祖的节日。

立秋节气是金气完全显现之时,金气显现,则祖先出现。立秋是申月的开始,七月建申,于是七月为鬼月。俗话说: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往河边窜。正因为夏至是阴气的源头,所以天子祭地,百姓祭祖,都是为了祭拜初生的一阴之气,是一种迎气的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至节气阳极而生阴,到底该如何顺应大自然的气场?夏至用四宝,三伏无烦恼,指的是什么?

1、食新麦

夏至位于午月之中,是火气的顶点。火气旺极,也就是心火强旺,则肾水脆弱。水至午位为胎地,正是需要修养之时。此时大自然的气场在不断消耗水,那就要养火而补水,也就是养心而补肾,所以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

芒种节气就是午月的开始,也是小麦成熟之时。小麦生长在大地上,凝聚着此时此刻的自然气场。所以夏至吃新麦,就可以养心益肾,顺应自然之气。书云:小麦,养心,益肾,和血,健脾。正是这个节气的最佳食物之一。

于是每到夏至这一天,人们就用新收的小麦做成面条,来寓意长长久久。书云:夏至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饺子夏至面。老话说:冬至馄饨夏至面,岁除扁食待三更。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用半夏

夏至位于夏季之中,正是夏季的一半,也就是半夏。此时一阴初生,喜阴的植物开始生长,半夏随着阴气的初生开始了生长。所以半夏就是夏至一阴初生的结晶,可以泄掉此时的强火之气,以及因热气而凝结之物。

书云:半夏,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臃肿,疗痿黄,悦泽面目。生,吐,熟,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所以夏至用半夏,应时又应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极阳水

夏至节气,太阳到达北回归线,是一年中火气上升的顶点,大气中的火气强旺至极。那么夏至当天的午时,就是一年中火气最强旺的时辰,此时之水就为极阳水,是阳气的结晶,可以阻挡一切阴暗之气。

阳气至极就为火,火可以阻挡一切黑暗之力,于是人们在夏至当天的午时三刻,也就是在阳气上升的最后时刻,取来大自然的水,并保存起来,到了冬季泡茶喝。俗话说:午时洗目睭,明到若乌鹙。午时水饮一嘴,好比补药吃三年。喝过午时水,能活九十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伏羊伏狗

夏至是火气的顶点,大自然的气场阳气至极,人们生活在地球表面的大气之中,也要顺行此时的自然之气,以阳治阳。而羊肉和狗肉以及荔枝等,都是热性的食物,不仅可以顺应大自然的力量,也可以将湿气排出去。

于是就有了荔枝狗肉节,以及伏羊节等,而伏羊节更是贯穿整个三伏天。俗话说:夏至狗,无处走。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夏至食荔枝,一年都无弊。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夏至吃蛋,石板踩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至节气,火气旺极,一阴初生,此时不仅要顺行强旺的火气,也要护住初生的一阴之气,正如《礼记月令》中所说:夏至,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生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以定阳阴之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