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在上海的生活垃圾四分类中,只有可回收物没有被冠以“垃圾”的头衔。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促进循环经济……可回收物并不是垃圾,而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是构建可持续未来的重要一环。上海人为了资源利用有多“拼”?除了小区垃圾箱房的蓝色可回收物桶外,线上线下的新回收方式层出不穷。是否用得顺手?还需怎样改进?老龄化城市适合什么回收方式?海岸君展开调查。

线上回收旧衣旧书

最近,家住斜土路的王女士在国外读书的儿子快要毕业回国了,她忙着整理房间。理出100多件旧衣服后,王女士本想直接扔到小区垃圾房,突然想起姐姐曾说起上门回收小程序很方便,便决定试一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菜鸟回收小程序

点进支付宝平台,在搜索框中打进“回收”两个字,页面上便跳出一长串小程序。王女士点击了排名靠前的“菜鸟回收”,在“旧衣回收”中点选“51件以上”选项。填好取件地址、上门时间并点“一键预约”后,她便完成了下单的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女士的衣服被送到江苏一家处理企业

到了预约时间,顺丰快递员上门用平板车拖走了这三大包衣物。不久,这些衣服完成了称重和质检,12.6元的环保金即刻到账。随后几天,王女士还从物流信息中看到了衣服的去向——旧衣一路向北,最终抵达江苏省一家处理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女士回收旧衣获得了12.6元收益

“这是我第一次用线上小程序,体验感很好,方便、快捷,”王女士说,“全程可以追踪。有些旧衣服其实很新,扔了觉得浪费,送给保洁阿姨又觉得尴尬,让它们去合适的地方可以减轻些负罪感。”

比扔衣服更让人有“负罪感”的,或许是扔书。李女士是一名资深书迷,有了孩子后买起绘本来也是毫不手软。有些绘本看了几次就闲置了,看着几乎崭新的书,她总觉得扔了心疼,身边又没有适龄孩子可以送。

偶然一次,李女士在“多抓鱼”上卖了几本书,从此成了忠实用户。“只要扫描图书条形码,系统会自动判别是否回收并给出估价,一般根据稀缺程度和品相定价。下单后,收件员会在预约时间上门拿书,经过审核后,卖书款就会到账。整个过程只需要一两天,也省去我搬书的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抓鱼上可以看到书籍被哪些用户买走了

海岸君看到,李女士共卖书21本,二次售出率95%,收入132.1元。最奇妙的是,她还能在小程序上看到是哪些用户买走了她的书,爱书人之间通过平台完成了一次不见面的链接,有种找到知音般的欣喜。

市级平台可备注特殊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付宝上有很多回收小程序

线上回收方式,在中青年群体中日益盛行。在微信、支付宝等平台上以“回收”为关键词搜索,跳出来的小程序一眼望不到头,包括菜鸟、爱裹、飞蚂蚁、白鲸鱼、多抓鱼、回收猿、拾尚回收等。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支付宝和微信上的回收小程序约有数千个,但其中月活用户大于2000的大概只有几十个,绝大部分都是“僵尸”程序。

在回收品类上,线上预约程序大多对高值可回收物和低值可回收物进行了区分。高值可回收物包括衣物、书籍、家电、电子产品等,回收价格大多为0.5-0.7元/公斤。玻璃、金属、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则价格较低,有些小程序以0.3元/公斤进行回收。

部分小程序还回收特殊品类。比如“拾尚回收”可以回收电瓶车,输入品牌、电池、容量、外观等,就可以估价并预约上门。又如“菜鸟回收”可以回收纸箱等包装物,“爱回收”则能回收金银珠宝、名酒礼品、名牌包袋等奢侈品。此外,部分小程序还提供上门回收或代扔大件家具,不过与其他品类相反,需要向市民收取一定的“代扔费”。

看到了市民对于上门回收的需求,政府部门也加大力度推动线上预约回收。去年12月,全市统一的“沪尚回收”微信小程序上线,在长宁区试点后推广至全市16个区。市民点击“我要预约”并填写回收信息,就能预约工作人员上门,还可以备注特殊需求,如“居家老人”“东西很多很重”“希望周末回收”等。此外,小程序上还能查询附近的回收服务点和中转站。

“以前家里可回收物都是扔在可回收物桶里的,今天第一次知道能上门回收,还是有偿的,我觉得非常好。”在三林镇举办的“沪尚回收”小程序线下推广活动中,家住前滩雍萃46小区的姜女士告诉海岸君。

智能回收箱成部分区“主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民在使用小区里的智能回收机

除了线上预约回收,在上海部分区域,智能回收机已成回收“主力军”。扫二维码或输入手机号打开箱门后,将“混装”可回收物扔进去,机器会自动压缩、称重、结算,金额自动到账,还可以提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惠民服务点工作人员教市民使用回收机

在虹口区瑞虹新城一期小区内,两组黄绿色的爱回收·爱分类智能回收机早已是居民的“好伙伴”。“以前可回收物是直接扔进干垃圾桶的,或整理好放在楼道让保洁阿姨收走。换了新物业后,考虑到安全隐患和服务品质,不允许保洁员收了,用回收机的人就多了。”嘉兴路街道老伙伴志愿者孙东娣说,自己经常看到各年龄段居民来投,很多年轻父母还带着孩子来扔,“每次看到,我都会为小朋友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惠民点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智能回收机

居民朱美红则摸索出了回收机的清运规律:“下午2点多工作人员会来收一次,机器就空了。”不过,朱美红从未提现过,62元多的收益金一直“躺”在账户中。“其实卖废品并不是为了钱,只是觉得自己响应了国家号召,没有浪费资源。”她说。

海岸君调查发现,虽然智能回收机点位较多、交投方便、24小时“营业”,但也存在痛点。物品品质难把控就是其一,有些人会将不属于可回收物的物品扔进去,甚至扔进了打印机墨盒、灭火器等可燃物。

“希望市民交投时,把泡沫箱或纸箱上的胶带撕掉,不然末端处理不方便。饭盒也要清洗干净,不要有残羹剩饭。织物要干净整洁,最好成双,破损衣物没有利用价值,到下游企业也会被当作干垃圾扔掉。”爱回收·爱分类项目运营经理王雪松说,若发现错误投递,公司会通过探头或投递记录寻找投递者,对其扣除收益或暂封账号。对于误入的违禁品,则会根据物流记录通知清运司机和分拣工人及时取出。

目前,全市已有3631台“爱回收”智能回收机,分布在杨浦、虹口、宝山、长宁等区,覆盖1626个小区,用户数达150万人,日均回收量440吨。这些回收物被运至上海的两个分拣中心,细分为80多个品类,再运至下游企业进行再利用。除了爱回收外,还有一些企业也在申城投放智能回收机,比如上海智惠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闵行、浦东等投放了数百台“智惠收”机器,日均回收量逐渐增加。

惠民服务点兼顾交易和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兴路街道惠民服务点

在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可回收物中转站,最近新开辟了“惠民服务点”。服务点有80多平方米,与原本的垃圾分类科普馆融为一体。屋里,一台五分类回收机可以分类回收玻璃、金属、塑料、纸张、衣物等五类物品,市民可扫码开箱投递,也可线下称重交投。这些可回收物直接在中转站被压缩打包,再运至下游企业处理。

惠民点内,还提供饮水机、微波炉、桌椅等,供环卫工人、外卖员、快递员等休息。还有一块区域专门展示可回收物再生利用制作的物品,比如用塑料瓶制成的围巾、积木等。“惠民点会定期举办科普活动,让居民更直观地感受物品是如何循环利用的。也会举办些‘以旧换物’活动,市民带可回收物交投,可以换洗衣液等生活用品。”嘉兴路街道社区自治办工作人员田弘毅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兴路街道惠民回收服务点

采访中,朱美红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将纸箱扔进回收口中,收益即时到账。“小区太大,智能回收机只有两组,有点远,这个惠民点出后门过条马路就到了。而且我平时喜欢分类整理,这台机器可以分类回收,更适合我。”她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中转站日均中转量约为40吨

田弘毅表示,该惠民点所在的中转站目前承接嘉兴路和欧阳路两个街道的可回收物,日均中转量约40吨。惠民点建成后,对智能回收机尚未覆盖到的小区是种补充,也能为附近瑞虹商圈、沿街商铺等提供更方便的回收服务。

据市绿化市容局规划,上海今年将建成300个惠民回收服务点,按市场价收购部分可回收物,并贴合“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面向社区公众开放,服务辐射周边小区、沿街商户等。这些“惠民点”采用“沪尚回收”的统一视觉识别系统,兼顾资源循环利用展示、二手闲置物品交换或交易等绿色低碳要求。

各回收模式应打“组合拳”

哪种回收模式更适合老龄化程度高的城市?调查中,对于线上预约回收方式,中青年群体普遍较为认同,但老年群体则持观望态度,“不会用智能手机”“不喜欢陌生人上门”等是阻碍使用的因素。“家里突然有人敲门,老人可能会吓一跳,当然事先预约后会好一些。”一位受访者认为。

此外,老年人不熟悉线上支付和提现,回收金“存”在手机里看不见摸不着,也带来了不安全感。因此,一些平台推出“以旧换物”,现场向用户提供大米、鸡蛋、洗衣液等实物兑换,成为小程序触达老年人的较好方式。

“各类企业和投资机构纷纷加入线上预约回收大军,取代了部分传统回收模式。这种模式能追踪用户信息,易于传播推广,但挑战在于收运和后勤成本高,需要进行软件开发,且回收量有限。”上海数智绿色包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包装技术行业协会绿色包装委员会副主任任恺认为。

他还指出,智能回收机存在投资成本高、收运及后勤成本高、财务可持续性有待考证等不足。事实上,智能回收机企业若出现资金断链而“跑路”,遗留在小区内的回收机如何处理、谁来处理,也是政府部门在大规模推广时需要考量的因素。

此外,最传统的废品交易回收网络依然存在,但其只关注“高价值”废品,对低值废弃物的回收几乎没有帮助,需要政府部门“托底”回收。此外,无法追溯记录和数据、财务制度不规范、监督机制不明确等也是传统模式的弊端。

“目前,上海仍有大量包装废弃物混在干垃圾中没有回收。同时,品牌企业有自己的废弃物处置目标,希望获得定制服务。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大部分市民从‘为钱分类’转变到‘为环境分类’,青年群体更看重垃圾分类过程的愉悦度和荣誉感,而不是将收益放在首位。”任恺认为,包装废弃物回收、用户需求定制化及“二手经济”等方向,是值得企业和政府关注的“蓝海”。

对此,市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新型回收模式应该因地制宜开展,更应打“组合拳”。比如有些逼仄的小区可以投放智能回收机,有些宽敞的小区则可以在垃圾箱房多放些可回收物桶。此外,线下惠民点、线上“沪尚回收”等平台的建设,都是对本市回收体系的有益补充。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金旻矣

图 片 | 金旻矣 采访对象提供 小程序截图

视 频 | 金旻矣

编 辑 | 任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