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记者走进邵寨学中心幼儿园看到,孩子们在安吉游戏里捕捉阳光、体验耕种,春游钓鱼、玩转扎染,制作美食、在泥塑里感受非遗魅力……

 灵台县邵寨学区中心幼儿园:以优质学前教育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灵台县邵寨学区中心幼儿园:以优质学前教育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泥塑、扎染、种植、美食制作……,这些在市区幼儿园里不常见的元素,浓缩在一所乡村幼儿园里,交汇、碰撞出火花。更有意思的是,不少创意和设计,来自这里土生土长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室里,孩子们正跟手里的手绢、半袖较劲儿,看谁扎的整齐、颜色用的更美,这是大班的扎染课堂。

这所园内建筑面积408平方米,户外面积不过40平方米的乡村幼儿园,却致力于“小空间变大场景”,把邵寨千年古镇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都“请”了进来,利用农耕、非遗等资源,精心建构本土化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小菜园、美食制作、泥塑课程、扎染技艺等乡土资源与课程中形成耕读文化场所,继承耕读文化、弘扬耕读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构教育空间,破除学习“围墙”,使园内外生态场域互通,打造无边界学习场所。邵寨幼儿园通过盘活村里的人、物、景等资源,将园门打开,让孩子们从传统课堂走出去。借助鹑觚古城,让千年唐槐、邵寨手工面、村史馆等多个场馆和基地成为幼儿园的研学基地。

在千年唐槐前,了解那个时代的迁徙故事;在农家乐品尝美食、了解灵台酸汤面的悠久历史;在小小动物园里,喂养鸽子;在园林里,感知时节之变……孩子们到研学现场去真体验、真感受,在大自然、大社会与邻里互动、和文化对话、向“能人”学习。古老村落里的一切资源都成了孩子们的“活教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村幼儿园的发展要与乡村振兴联动起来,形成乡土即教材、行走即玩学、能人即教师挖,掘自身特色,如此,才能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健康、自信、担当、创新的儿童,乡村教育才有未来,乡村儿童才有未来。 ( 孙筱娜 )

出品:灵台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熊 瑛

编审:马文军

审核:杨彦东 王小涛

法律顾问:甘肃陇升律师事务所 13830341604

投稿邮箱 ltxrmtzx_bfb@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