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成为全国发展的“顶梁柱”,但省内仍存在郑州“一家独大”的局面,未改变这一现状,中央选中河南,将打造“第二个郑州”,那么,哪些城市将挑起大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的发展现状

河南位于我国北方内陆,西临陕西,东接山东和安徽,北连山西河北,南抵湖北,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处于我国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的结合部,属于我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的中间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能够起到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作用,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中心。

在国家“6轴、7廊、8通道”的综合主体交通网主骨架中,仅河南一省就占据了“1轴、1廊和1通道”。京广线、陇海线、京九线等重要铁路干线均从郑州省内穿过,截止到2022年末,铁路总里程已经达到6331.7公里,同时,107、105、310等多条国道也从河南过境,截止到2022年末,省内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达到8009.38公里,另外,河南共拥有6座通用机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河南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得以迅速发展,客货吞吐量多年保持中部双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交通优势,河南还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全省耕地总面积常年稳定在1.1亿亩以上,位居全国第三,粮食播种面积超1.6亿亩,位居全国第二,2023年,粮食总产量高达1324.9亿斤,在全国仅次于黑龙江省,且作为我国的中原粮仓,河南贡献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小麦产量。,今年,小麦种植面积已经超8500万亩,另外还盛产玉米、花生、棉花等农作物,以及各种瓜果蔬菜、食用菌、猪牛羊禽肉等,农业也是该省的主要经济支柱,产值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河南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境内已发现矿产种类多达144种,已探明储量种类多达110种,其中9种资源储量位居全国首位,35种位居全国第三,因此,河南也是我国的矿业大省,矿产产值常年位居全国第五。

因河南省地跨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总量高达405亿立方米,另外还蕴藏着490.5万千瓦的水力资源,不过,该省极端天气频发,干旱严重,因此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受水地。

2023年河南GDP总量约为5.91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六,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河南还是我国人口大省,全省总人口高达9815万人,劳动力十分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河南目前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困局,且河南长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资源分配不均衡的严峻问题,其省会郑州是全省唯一一个生产总值过万亿的城市,2023年该市GDP总量高达1.36万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3%,而郑州也拥有全省最优质资源、最高配置。进而导致其他城市被严重削弱,并被逐渐边缘化,这汇总地域失衡,严重影响了河南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以及经济整体发展速度。

为此,国家为推行中部崛起,改变河南发展现状,开始大力扶持省内其他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迎来新机遇,将打造“第二个郑州”

按照河南的发展规划,未来将构建一主二副新格局,其中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指的便是郑州,郑州作为河南省会,是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河南坚持实施强省会战略,郑州也迅速崛起,成为北方强省会战略的重要实践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河南的经济发展仍需要依附于郑州,只是由于长期过渡依赖郑州,河南陷入发展困境,为突破瓶颈,河南新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官宣了构建一主二副的新发展格局,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指的则是洛阳和南阳。

其中,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南北两岸,总面积约1523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707.9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地图上来看,洛阳居天下之中,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以及隋唐大运河的中心,被誉为千年帝都,历史上,夏商周魏晋隋唐等13个王朝,均曾在洛阳建都,曾长期属于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此发现的二里头遗址、东周王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加深沉且浓厚的文化底蕴。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建设,洛阳也迅速成为这一战略构想的重要节点,其境内交通网络发达,拥有陇海、焦柳、郑西三大铁路干线,是我国是中西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同时也是中欧班列的重要中转站,近年来,洛阳正在着手打造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内联外畅大型综合性国际交通枢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经济发展中,工业是该市的主要经济支撑,尤其是钢铁、军工等重工业十分发达,且涉及门类繁多,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长期以来,洛阳一直被视为河南省第二大市,2023年GDP总量达5481.6亿元,虽然仅占省内郑州的一半,但已赶超兰州、贵阳、西宁等中西部省会城市。

不过,洛阳长期依赖传统产业,一定程度上,与现代化发展产生了一定冲突性,作为重工业机械制造为主的洛阳,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但重工业的更新周期更长,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更高,极大限制了洛阳的经济灵活性和产业竞争力,导致洛阳产业转型也因此变得比较困难。这也是国内其他传统产业省市普遍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位置上,洛阳处于中原腹地,虽然能够依托黄河,但缺乏海岸线,也使得洛阳在发展面临一定挑战。

在此情况下,洛阳升级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将获得更多资源倾斜,更有助于洛阳尽快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并在一带一路、亚欧大陆桥、中欧班列等东西方贸易新通道的助推下,真正实现经济崛起,从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未来甚至有望成为河南“第二个郑州”。

南阳则位于河南省西南侧,南与湖北接壤,面积约2.65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949.7万,虽然南阳仅是一个三线城市,GDP约为4572.17亿元,但却是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以及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国家批复确定的中部重要交通枢纽,焦柳铁路和宁西铁路在此交汇形成十字中心,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全国交通要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且南阳经济结构比较多元,农业、工业、服务业都十分突出,且发展势头迅猛,整体发展水平高于全省,因此,也有很多人看好南阳有望成为河南“第二个郑州”,按照规划,南阳将在2025年完成GDP突破6000亿元的目标,未来,有望成为河南省内的新经济增长极,并成为引领全省乃至整个中西部的发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