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事好商量”破解“乘梯焦虑”合肥笔架山街道打造纠纷化解前沿阵地

□ 本报记者 范天娇

□ 本报通讯员 闫大平 詹伟伟

“以前我们这栋楼的电梯经常罢工,遇到上下班、孩子上下学的时候都急坏了,现在换了新电梯,增加了很多智能化服务,大大方便了居民的出行。”自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翠庭园社区九重锦园小区更换了新电梯,居民杨义芳的“乘梯焦虑”缓解了不少。

近年来,蜀山区笔架山街道为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积极利用“有事好商量”、物业矛盾调处中心等有效机制,广泛收集民意,组织多方协商,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切实打造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

九重锦园小区有14栋楼,2280户居民,常住人口7000余人。由于电梯使用久,故障率高,经常出现电梯困人现象,业主对更换电梯的诉求非常强烈。

“当初虽然有很多业主赞成更换新电梯,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小部分业主对电梯更新信心不足,甚至个别业主还跑到社区、街道反映电梯更换的不同意见。”九重锦园业委会主任梁文华说。

面对业主反映的不同意见,社区党委一边积极与街道社区建设部对接,争取政策支持,一边组织小区党员、网格员、业委会、物业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线上接龙等形式,收集电梯维修、更换意见建议2000多条,发放政策、维修基金使用规定及申请程序等宣传单页数千份。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第一时间听取居民意见,并成立专班研究对策,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坎上,落实在行动上。”合肥市笔架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孔丹说。

“我们将心比心,如果自己在上下楼的时候电梯坏了,自己被困在电梯内,你会有什么想法?”社区党委发挥“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机制,先后组织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以及党员、业主、商家代表,召开更换电梯一事一议协商会12场次,针对小区“高龄问题”电梯维修还是换新,维修基金谁来申请,如何申请等问题进行协调,对部分持有反对意见的业主,社区党委一班人一对一、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并组织律师现场对政策进行解答。

“当初我反对更换电梯,是担心花了钱也没法保证质量,但经过与社区交流,觉得自己的顾虑是多余的。”业主王先生说。

针对资金监管、招投标、施工过程质量监督等业主关注的重点,社区党委主动与街道纪工委联系,实行纪工委全过程参与、全环节监督,同时联合电梯专业人士、律师、小区业委会以及业主代表等检测电梯运行状态、起草投标方案、制定商家入围标准,通过公开透明向社会竞标,完成总价488.88万元、14部电梯换新招标工作,目前,7部新装电梯已投入使用。

今年以来,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还有效解决天琴湾等小区垃圾分类站点建设12件次,发能太阳海岸等小区业主新能源汽车充电难9起,颐园世家等小区电瓶车停放难、充电难26起,汇林阁等拆迁小区房屋漏水7起,有效提升居民幸福感。

“下一步,街道要常态化开展审判员、检察员、警员、司法助理员以及律师‘四员一律’进机关、进小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发挥街道综治中心线上平台,及时收集、分析、化解居民矛盾,让居民常开笑口。”笔架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龚俊林说。(范天娇 闫大平 詹伟伟)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