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克拉玛依市优贝乐托育中心的孩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克拉玛依市金起点托育中心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体验田园生活,现场“磨豆浆”。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文/摄

“幼有所育”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衡量一个城市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志。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33个城市(区)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克拉玛依市成为新疆唯一入选的地级市。秉承从“幼有所育”转向“幼有优育”的目标,克拉玛依市树立了全疆托育机构建设的范本。

深入社区 普惠性托育价廉质优

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来到位于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迎宾街道的金起点托育中心分园,正值午休时间。透过窗户,记者注意到一个婴儿正趴在一位老师肩膀上安然入睡。园长蔡金育轻声说:“我们新招收了一批婴幼儿,并为这个9个月的宝宝安排了专门的育婴员。”

蔡金育介绍,金起点托育总部位于昆仑路街道,该中心属于民营普惠性托育机构。分园比邻康城花园、迎宾花园等众多居民小区,能实现大多数家长步行15分钟接送。分园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目前有8名教师,3名育婴员,近50名孩子,按照1岁以下、1~1.5岁、1.5~2岁、2~3岁分为4个班级。该园因价格实惠、托育优质,成为周边家长们口口相传的“放心园”,即便家中有人看护仍送孩子来此托育的占比60%。

“我们招收的孩子2~3岁居多。我们的教育理念是‘爱与被爱’,目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也期待孩子将爱反馈给老师和亲人,共同绘就爱的同心圆。”她告诉记者。

克拉玛依市始终坚持公益普惠方向,各类托育服务机构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服务。据克拉玛依市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全市已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彩票公益金3160万元建设普惠性托育项目,拟投资1.1亿元建设17个重点项目。对普惠性托育机构每孩每月给予670元的运营补贴,对3岁以下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年分别给予6000元、12000元补贴,已有826个家庭申报领取,发放育儿补贴42.8万元。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积极打造“幼有善育”新高地,不断加大场所的适幼改造,采用智慧系统、安装监控摄像头、内设自动人脸识别系统,做到入园、离园预警和陌生人进入预警提示。

位于克拉玛依区清园路的大风车托育中心成立于2016年,也是深入社区内的一所普惠性托育园,托位接近饱和。园长王慧娟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有赖于普惠性托育项目资金的大力支持,我们以低廉的价格提供优质的服务。上班时段禁止老师摸手机,婴幼儿每天吃饭、睡眠、喝水等情况都以照片和小视频形式按时反馈给家长,反响很好。”

“在早教课程方面,我们尝试科创教育,这在克拉玛依是独有的。科创教育主要以桌游和绘本为载体,让孩子们立体直观地去感受山川湖泊的形态、动植物的形态,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对科学、技术、工程和创新的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探索、沟通合作、解决问题,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有专门的科创教室,里面有书本和教具。前段时间中国石油大学相关课题组专门来作调研,我相信在相互交流和实践中我们会有更好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王慧娟说。

为加大托育人才队伍建设,克拉玛依市自2020年印发《关于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给予保育师、育婴员每人1000~6000元的培训补贴;严把持证上岗关,对婴幼儿教师按照每人1500~600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市职业技术学院于2020年9月开设母婴照护方向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为托育机构输送专业人才。目前,市托育从业人员310人,持证上岗率达到86%。

社会力量助力普惠托育

位于白碱滩区的广佑贝佳托育中心,是克拉玛依市首家“市级示范性托育机构”。该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自2018年开办公办民营托育机构,目前已建成社区示范性托育机构两个,积极打造“一公里托育圈”。

克拉玛依市卫生健康委计生科科长丁昱论介绍:“白碱滩区广盛公司自行配套资金200万元,申请中央福利彩票获批资金300万元,用于建设普惠性托育机构,目前已改扩建托育项目3个,可新增托位240个。”

白碱滩区广盛公司还通过与企业建立联系,引导辖区20多家用人单位情景体验托育服务,解决职工子女托育难题,解决年轻父母无人看护孩子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克拉玛依市善用社会力量提供多元扶持,协调企事业单位为员工定额发放托管补助,试点二孩家庭跨学区择园,提高企业托儿费报销标准,民营机构服务社区开展公益托育项目等。

市民吕文杰有两个孩子,大宝已入托两年:“离家很近的广佑贝佳托育中心就在小区内,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庭孩子的入托难问题。我很看好这家托育中心的教育质量,感觉这里带孩子比较精细,教育理念也好,很放心。我通常早上8点40分左右送孩子,晚上8点前接走,还有托管补助,之后也会送二宝来。”

此外,克拉玛依市认真做好兵地融合,主动接收团场职工子女入园。疫情期间对租赁政府场地的非营利托育机构一律免除租金,实行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等纾困措施。

克拉玛依区融汇启卓托育中心是市级示范性托育机构之一。根据《克拉玛依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发展及普惠托育服务工作报告》显示,该区落实社区托育服务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托育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在全市率先实施家庭育儿补贴制度,对符合规定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在子女0~3岁期间享受育儿补贴,二孩家庭每孩每月500元,三孩家庭每孩每月1000元;对不高于普惠托育服务价格收托适龄婴幼儿的园所,按每孩每月670元标准给予补助,现已将该项目160万元预算经费列为2024年度新增重点项目之一。

另外,截至目前,已有6所民办幼儿园开设了托班延时服务。

打造“一公里托育服务圈”

克拉玛依市计生协副秘书长杨岚告诉记者:“今年,市独山子区和白碱滩区增加托位220个,克拉玛依区将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480个托位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全市城乡社区托育机构全覆盖,形成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在婴幼儿医疗保障和服务方面,克拉玛依市于2022年针对托育机构和0~3岁婴幼儿推出了托育保险业务,积极探索‘医育结合’新模式,组建了由托育机构育婴师和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医生组成的专业托育团队。”

截至目前,克拉玛依市已有备案管理的托育机构26家,托位数1563个,每千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数为4.5个,其中营利性机构18家,非营利性8家,有12家幼儿园延伸托班,占比达到48%,高于全疆水平。

新疆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李湘表示:“在婴幼儿照护方面,要尊重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入托的孩子大多3岁以下,所以,在日常照护中,要坚持以养护陪护为主,适当游戏,照护者与孩子建立充满爱的亲密的托幼关系。”谈及托幼方式,她认为,可以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多元参与,比如,依托社区普惠性家庭托儿中心等,便于家长随时托管孩子。而政府对托幼机构严格监管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能为托育机构的“善育”“优育”保驾护航。

据了解,克拉玛依市相继出台了《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普惠性托育机构运营补助机制,出台普惠性托育机构认定标准及资金管理办法,鼓励普惠性托育机构提升办园质量,支持有条件幼儿园开设托班,增加普惠性托位供给。

下一步,该市将争取更多项目政策支持,加快用地、用房保障,督促各区按时完成托育建设项目。坚持保育为主、保教结合,按照“一街道一普惠托育点”的模式,增设社区托育服务点,打造“一公里托育服务圈”。

新疆人民政府督学、新疆教育厅一级巡视员韩春玺曾在自治区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上说:“新疆将‘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列为2023年自治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实现65%的县(市、区)至少建成一所示范性托育机构,推进幼儿园开设2~3岁婴幼儿托班工作。在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低于50%的城市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新增不少于4000个公办学位,逐步缓解城市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不足和优质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

李湘告诉记者:“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即‘幼有善育’‘幼有优育’,要保证一孩、二孩、三孩的学前教育实现科学的‘善育、优育’,对此,需要我们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让家长‘放心托’‘安心托’。”